(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設有多個部門及小組,施行校本管理,包括學校政策、學校發展、學術事務、學與教、學生事務、校舍建設、資源管理、學校活動統籌、教職員事務、社區與學校合作、安全及危機管理、學生支援、學生發展、其他學習經歷。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已於1999年秋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具代表性,包括社會人士、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及校友代表。
(4) 環保政策 :
1. 協助學生培養綠色生活習慣; 2. 鼓勵學生參與可持續發展活動; 3. 組織學生參與環境活動; 4. 加強課程中環境教育的元素。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詳請參閱2016/17及2017/18學年的開設科目資料),並聘有外籍英語教師。本校為學生提供眾多參與英語活動的機會。英文科、英文辯論學會、英文戲劇學會及閱讀學會舉辦多項活動,讓同學在課堂以外學習英語,並發掘興趣。此外,學生有機會與外國作家及伙伴會面,讓他們可在實際的情況下運用英語,並增加在不同場合接觸英語的機會。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採用不同的學與教策略,以照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需要。本校按照學生的學習模式及興趣,選取合適的教學材料,透過悉心設計的課堂活動,促進學習成效。學生透過解難及探索的模式進行學習,本校亦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包括小組討論、角色扮演、論壇、開放式任務、實地參觀、野外考察及採訪等。學生通過協作學習,發展批判思考的能力。學生合作完成小組任務,從多角度探究具爭議性的時事課題,發表個人意見。各學科施行多元化的評估模式及持續性的評估策略,以評估學生的強項與弱項,並提供改進回饋,如個人學習紀錄、口頭匯報、專題研習、考察報告、自我評估、同儕互評、校本評核、獨立專題探究、日常課業等。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採用組合式時間表上課,增加選修科目組合。2. 課程重點:改革初中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領域課程,讓學生在學科知識及學習技能上為高中課程作好準備。修訂通識教育科中二及中三校本課程,並廣泛運用日常生活例子,令學生更能緊貼香港社會問題及中國政治議題,又著重訓練學生運用概念、觀點及論據去確立個人立場。
(4) 生涯規劃 :
1. 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需要、興趣、能力、個人取向,提供適切的生涯規劃教育及職業輔導,協助學生做好進修或就業的準備,並作出正確的選擇,活出有意義的人生。2. 設立「職業及升學資訊角」,向學生提供最新的升學及職業資料。3. 處理學生升學申請,如大學聯招辦法、專上課程電子預先報名平台及海外升學計劃。4. 舉辦與職業有關的活動,如講座、研討會、就業及升學經驗分享、機構實地考察、視訊播放、展覽、職業性向評估等。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本校積極推廣閱讀風氣,推行晨早閱讀計劃(中一至中二)及廣泛閱讀計劃(中一至中三)。此外,本校還定期於集會時間,安排學生及老師分享閱讀心得。圖書館亦定期舉辦書展及推介新書活動。另外,學生透過網上閱讀平台,從閱讀中發展自我學習的能力,本校亦鼓勵學生交流閱讀經驗。本校設有多間電腦輔助教學室、語言室,學生有充足的資訊科技設備進行互動學習。本校亦推動電子學習,以求突破課室限制,增加學生的學習機會。本校多個科目推行專題研習,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除此以外,本校提煉和重整初高中價值教育課程,並推行一系列以「多尊重、常讚美、肯承擔」為主題的價值教育活動。本校又推行結合了「服務」與「學習」兩大元素的「服務學習」計劃。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透過拔尖保底、教師集體備課等措施,調適教學進度,選擇合適的教材,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此外,透過輔導組朋輩輔導員計劃,照顧中一學生成長及情緒行為的差異。為了照顧具特殊教育需要之學生,學校社工、負責老師與教育局及教育心理學家保持緊密聯絡,安排適時轉介及提供支援。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校內的學業評估方法,每學期進行測驗及考試各一次。考試佔整體成績80%,測驗、平時分及專題習作佔20%。
(1) 家校合作 :
趙聿修紀念中學家長教師會於1993年7月4日成立,本會宗旨為聯繫家長間之感情、加強學校與家庭間之聯繫、支援學校共同推展教育及促進學生福利。自成立以來,每年均推行各類型的教育講座與聯誼活動,如家長學堂、郊遊活動及出版會訊等,其中家長義工隊伍,更成為家校合作的重要團隊,積極參與及協助學校推行活動。
(2)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融洽,強調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及創意思維,令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上得到均衡的發展。 本校由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提供學校社工服務,校內生涯規劃組、輔導組及訓導組推行不同的培訓計劃,讓學生融入校園生活及提升學生的素質。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營造自主學習文化,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2. 灌輸正面價值觀,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3. 鼓勵學生認識自我,了解個人潛能。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鼓勵老師接受專業訓練及提升資訊科技的能力水平。在2015-2016年度,本校老師的平均受訓時數為50.6小時,而校長參與持續專業發展活動的時數為78.5小時。
其 他 :
獎學金:趙聿修紀念獎學金、家長教師會獎學金、校友會獎學金等。交流計劃:香港、新加坡交流計劃;台灣校園體驗之旅;台灣環保及文化考察交流團;The Blue Chapter台北保育之旅;南京歷史文化探索之旅;領袖生內地交流計劃2016;京港同心學生交流團。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68M(荃灣)、968(天后)、68X(佐敦)、268B(紅磡)、268C(觀塘)、276(上水)、269D(瀝源);西鐵:朗屏站。
備註 :
本校中四每周設一節其他學習經歷課、兩節體育課及一節藝術發展課。中五及中六每周設一節其他學習經歷課及每兩周設兩節體育課。全學年安排一天全方位學習日(中一至中三)及其他學習經歷日(中四及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