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推行校本管理,重視溝通。設有家長教師會、舊生會及學生會。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家長、教師及舊生代表,為教職員、舊生及家長提供不同途徑參與校政。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校董會成員有15人,成員包括校監、司鐸、友校校長(2人)、本校校長、獨立人士、教師(2人)、家長(2人)、辦學團體校董(4人)、校友校董。
(4) 環保政策 :
本校重視環保,提倡美化校園、節約能源及回收物料,主要分為三大範疇:1. 綠化校園; 2. 清潔校園及廢物回收; 3. 節約資源。
(1) 全校語文政策 :
學校重視培養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初中按學生能力採取不同模式的教學語言安排,部份班別數學和綜合科學科以英語授課,各科於中文授課班別有英語延展學習活動。在聯課活動方面,學校每年均舉辦語文周,兼有中、英、普通話的多元化活動,亦積極參加香港校際朗誦節及語常會舉辦的各項活動和比賽。初中設英語遊學獎勵計劃,高中則有澳洲及紐西蘭交流活動,獎勵學生學好英文及體驗在英語國家學習。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關注並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學生按能力分小班教學,課後又設中、英、數提升班及功課輔導班以照顧個別差異,測考未能達標的同學亦有跟進措施。教師透過同儕觀課及共同備課,提升教學效能。學校每年有戶外學習日,亦有「走出校園」的聯課活動計劃,推動學生擴闊學習範圍。 學校注重持續評估,設有考評組統籌其事,各科設平時分,計算平日課業及課堂表現。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本校開設14個選修科目,學生可按自己的能力及興趣選修2科。2. 課程重點: i) 初中會按學生能力剪裁合適課程。 ii) 考評方面,各科均設富挑戰性的增潤題,以照顧差異。 iii) 初中設通識教育科,以統整初中人文學科領域內科目和課題,使學與教更有系統。
(4) 生涯規劃 :
本校採全校參與模式,推動學生自學和自我探索,協助學生尋找升學及就業的方向,學習自我管理、生涯規劃技巧和訂立個人學習目標。為了增加學生對職場世界的認識,邀請校友分享讀書心得和職場經驗,並參加各種職場體驗活動,提供評估職業性向測試,協助同學探索升學及職業路向。又舉辦選校、放榜面試及升學講座、參觀本地院校及舉辦外地升學考察活動,使學生認識多元升學途徑,規劃前路。升學及就業輔導組並與其他科組合作,將生涯規劃元素滲入課堂,促進範式轉移。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從閱讀中學習: 本校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每星期四天有晨讀時間,班主任會依次為班內學生伴讀,以作指導。中、英文科有閱讀樂繽紛計劃,獎勵多讀學生。 圖書館會指導中一學生使用圖書館設施的技巧,定時有各學習領域的專題新書展覽,亦不時邀請作家到校與學生晤談。2.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課室皆設有電腦和實物投影機,方便教學。3. 專題研習:高中級別因應教育局要求,學生須於通識科完成獨立專題探究。 4. 德育及公民教育: 每月訂立德育主題,早會有老師作深入闡述及分享。公民教育組設有「走出校園」聯課活動計劃,老師透過活動帶領學生認識及服務社會;而高中級別的同學可參加跨境考察活動。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中、英、數、科學等科目均有已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老師,學校亦安排教學助理專責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常規課堂外,英、數課後設有拔尖補底班。為照顧學習差異,初、高中的中、英、數及通識教育科都有分班和小班教學。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測驗、考試會按情況給予額外時間、使用讀屏軟件及語音轉換文字軟件,如有需要,會為個別同學製定「個人學習計劃」。
(1)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1995年成立,工作如下: 1. 家長與學校合作籌備學校活動,如敬師日及旅行; 2. 設立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全方位學習以達致全人發展;3. 參與學校事務活動,如協助甄選午膳供應商;4. 舉辦家長進修計劃及親子活動。
(2) 校風 :
校風嚴謹,紀律嚴明。訓輔組設立獎懲計劃,訓練學生自律自學精神。透過學生發展組屬下不同組別所舉辦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及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建立健康校園,營造關愛文化。學校重視學生靈性的培育,引領學生認識天主,透過宗教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1) 學校發展計劃 :
學校主要關注事項(2015-2018): 1. 透過優化教學策略,理順初高中的課程銜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成效。2. 發展學生多元潛能,規劃未來。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有專責小組負責教師發展及培訓工作,每學年策劃多項校本教師發展活動,包括研討會、工作坊、專題演講及教學經驗分享等;並經常到其他中學作學習交流,藉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為學生提供適切的培育。
其 他 :
學校設有黃宗林紀念獎學金、儲黃合優紀念獎學金、校友海外交流獎學金及李偉民英文科傑出學生獎,以鼓勵學生在學業、操行、服務、課外活動和紀律等方面作全人發展。另外,學校設有跨境考察計劃,由老師帶領同學到境外考察及朝聖,而學生亦會到不同的學校及機構進行交流活動。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港鐵:粉嶺站;巴士:273 或 27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