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重點關注事項:
透過互動學習,提升學生學習信心以裝備學生具備廿一世紀學習能力;優化聯課活動,重點發展服務學習,尋索生命意義;鼓勵教師作多元發展及增加與外界專業交流。 學 校 管 理 (1) 學校管理架構 :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校內設立不同部門及協調會議,以統籌課程、資訊科技、聯課活動、全人發展及家長聯繫等。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成員來自辦學團體、校友、家長、教師及校外獨立人士;包括牧師、教授、大律師、會計師、校長等專業人士。 (3) 環保政策 : 「愛地球、同環保」,全力推行節約能源措施,申請校外資源改善環保設施,例如天台隔熱塗層、廚餘機及太陽能路燈等,每年學生參加遊學團了解不同國家教育、環保政策及生態環境。 教 學 規 劃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十分重視學生兩文三語能力,教學路向為「中文精、英語強」。本校學生於廣泛閱讀、中國語文方面一直有出色表現,初中開設中國文學科以提高同學對中國文學的興趣,及提升他們的中國語文能力。英語學習方面,今年續增聘額外的外籍英語老師至合共四人,在學校推行各類型英語活動,並重點推行英語戲劇。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藉基督化教育,特別關注學生有良好品行及正面價值觀,透過精心策劃的班級經營,培育學生個人成長、靈性生命、社會意識、責任感及服務精神。本校重視從閱讀中學習,強化學生語文根基,並推行資優計劃,支持鼓勵尖子作多方面發展;亦設課後補習班、功課輔導班等,讓學業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能達到理想的水平。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科目包括︰企會、企管、生物、化學、物理、歷史、中史、視藝、旅款、資通、經濟、地理,部分科目開設英文組2. 課程重點:初中設立校本通識課程,並在中三級開設中國文學校本單元,以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學的興趣和能力,並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中文表達能力,以應付新高中中文科及通識科的要求。 (4) 生涯規劃 : 本校重視培養學生了解自己及訂立個人生涯規劃,為學生提校內校外多元化學習經歷。
(1) 學校管理架構 :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校內設立不同部門及協調會議,以統籌課程、資訊科技、聯課活動、全人發展及家長聯繫等。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成員來自辦學團體、校友、家長、教師及校外獨立人士;包括牧師、教授、大律師、會計師、校長等專業人士。
(3) 環保政策 :
「愛地球、同環保」,全力推行節約能源措施,申請校外資源改善環保設施,例如天台隔熱塗層、廚餘機及太陽能路燈等,每年學生參加遊學團了解不同國家教育、環保政策及生態環境。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十分重視學生兩文三語能力,教學路向為「中文精、英語強」。本校學生於廣泛閱讀、中國語文方面一直有出色表現,初中開設中國文學科以提高同學對中國文學的興趣,及提升他們的中國語文能力。英語學習方面,今年續增聘額外的外籍英語老師至合共四人,在學校推行各類型英語活動,並重點推行英語戲劇。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藉基督化教育,特別關注學生有良好品行及正面價值觀,透過精心策劃的班級經營,培育學生個人成長、靈性生命、社會意識、責任感及服務精神。本校重視從閱讀中學習,強化學生語文根基,並推行資優計劃,支持鼓勵尖子作多方面發展;亦設課後補習班、功課輔導班等,讓學業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能達到理想的水平。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科目包括︰企會、企管、生物、化學、物理、歷史、中史、視藝、旅款、資通、經濟、地理,部分科目開設英文組2. 課程重點:初中設立校本通識課程,並在中三級開設中國文學校本單元,以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學的興趣和能力,並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中文表達能力,以應付新高中中文科及通識科的要求。
(4) 生涯規劃 :
本校重視培養學生了解自己及訂立個人生涯規劃,為學生提校內校外多元化學習經歷。本校善用生涯規劃津貼籌辦全校性及「以校為本」的專題輔導活動,深化同學思考,規劃未來。本校亦會透過舉辦講座、工作坊、出版通訊、發放課程資訊單張及電郵、安排同學參觀大專院校開放日和工商企業、家長講座等等多元化活動,讓學生及家長多角度了解最新的升學及就業資訊,從而作出最合適的選擇;其次,鼓勵及安排同學集體參觀,包括前往各大專學院開放日及工作機構,增加同學對升學及職場的見聞;再者,安排及跟進高中同學修讀應用學習課程。本校協助同學由初中開始建立持續性的生涯規劃目標,並在高中檢視和實現升學目標。除此之外,結合本校班級經營的措施,安排每級一位升學輔導老師照顧各級同學需要,並為有需要同學提供適切的升學輔導。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學與教方面」:本校設計優質課堂以推動學生積極投入學習,加強課堂互動,引入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動機;重點培養初中學生的協作能力和高中學生的批判能力;針對學生對英語的心理與語文弱點,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能力,定期舉辦跨科組合作的大型英語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活動、比賽,有系統地提供學生學習與成就經驗分享的機會。「學生成長方面」:檢視與優化現有安排,以配合學生需要、平衡發展學生多方潛能;發展各類服務學習,培養學生「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價值;透過不同方法與活動,增加師生、親子、家校的交流,建立正面關係。「教師專業發展方面」︰配合學校發展及教師需要,有系統規劃教師發展日及教師培訓;鼓勵教師擬定個人發展計劃,多承擔責任,報讀課程,作為梯隊承傳的準備;鼓勵教師參與外界專業組織、參與聯校工作、公開試評卷工作、與不同的學校交流、與同事分享學習成果。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有十八位接受特殊教育培訓的老師,加上兩位培育主任及聖公會派駐本校的教育心理學家,協助有需要的同學得到合適的輔導;輔導處、校務處與各學科協作,為有需要學生進行包括成長輔助訓練、學習障礙輔導、課餘功課輔導、考試調適等學習支援。
(2)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在各級各科採取課程調適、小組授課等策略以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需要。此外,對部分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加時考核,及於初中部分科目採用分卷評核,以更全面評核及回饋不同學習能力和於不同語言下學習的學生。
(1) 家校合作 :
家教會促進家校的溝通與合作,所有本校家長均為當然會員。家教會舉辦不同的親子活動、講座及家長交流會,例如邀請名人分享教育子女心得、家長學堂、旅行考察、義工服務等。在良好的家校合作關係上,共同為子女成長而努力。
(2)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校規嚴謹,重視「生命教育」及「以人為本」,學生都自立自愛,愛己愛人,作風謙和有禮,同學品行備受社區人士讚譽;本校教師學養專業,關愛學生,師生關係融洽和諧。我們重視訓輔合一、獎罰分明,讓同學在嚴而有愛、融洽有序的環境中健康成長。設雙班主任制、級主任制、功課輔導班、留校午膳、中一育苗計劃等,協助學生融入校園生活及自我完善。
(1) 學校發展計劃 :
以基督教精神辦學,校訓「至誠至聖」,著重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態度,讓同學自小建立正面價值觀及自我欣賞,成為社會上的良好公民及富潛能的開創者。本校近年重視提升同學英語能力,大力加強英語活動,務求令學生愉快學習英語。英文科教師專科專教,各級英文課均推行分組小班教學,編制校本課程以切合學生的需要。此外,更舉辦升中英語銜接課程、推行語境教學、英語營、每月全方位英語活動等,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及入大學就讀的比率。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師資優良,致力促進教師的個人及專業發展,籌辦校本培訓,鼓勵教師積極進修。連續五年共八位教師參加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中層人員領導培訓課程並獲頒「傑出學員獎」,表現突出,為同儕之冠。
課外活動/聯課活動 :
本校重視學生德、智、體、群、美、靈之均衡發展,所辦活動、組織及團隊近三十多個。其中以宗教活動及體育運動表現尤為突出。近年新重點為配合高中其他學習經歷的發展,本校在中一至中三級推行「服務學習」計劃,讓同學在不同服務團隊中貢獻自己,進入社區,提高服務精神。
其 他 :
本校學生近年於全港性或國際性學術比賽中屢獲殊榮,曾奪三甲及優異獎的比賽項目不計其數,較突出的包括:「中國十大文學之星」、「大學文學獎」、「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國際聯校學科評估測試」(英文閱讀獎、英文寫作獎、數學獎)、「國際旅遊寫作比賽」、「澳洲數學比賽」、「香港青少年數學精英選拔賽」、「華夏杯全國數學奧林匹克大賽」 、 「倫敦工商會考試局會計測試」、「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趣味科學比賽」、「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數理比賽」、「新能源、新世紀」太陽能車比賽等等。本校致力培養同學多元智能及提升其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果,讓同學潛能盡顯,在德、智、體、群、美、靈等各方面均衡成長。此外,學校更有不同機會讓學生認識社區、關注社會發展,與校外不同組織聯繫及表現所長,有利同學進行生涯規劃及長遠成長,成為社會上富能力與責任感,有生命盼望及人生目標的社會公民。在體育方面︰本校女子手球隊為學界勁旅,過去多次取得學界冠軍及全港手球分齡賽冠軍,隊員多次獲選為港隊青年軍遠赴歐洲及其他國家作賽。去年,本校女子手球隊為學界團體亞軍,並有四名學生入選港隊青年軍到捷克、新加坡、中國大陸集訓及比賽。男子足球隊創造了最短時間由第三組別升上第一組別之佳績,每年在不同的比賽中獲獎無數。本校足球隊每年暑期都會前往清遠進行「四日三夜」的足球訓練,讓學生學習自己照顧自己,體驗內地鄉村的簡樸生活,藉此培養獨立、刻苦的精神。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7B、8、17、18、41、45、109;小巴:旺角往愛民村、土瓜灣往何文田;8號綠巴專線何文田俊民苑往尖沙咀。
備註 :
學生可於中五開始選修校外課程提供機構開辦的應用學習科目。學校擬定了推行計劃與配合機制,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其他學習經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