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教師參與決策、推行及管理,落實校本管理精神。設有學校自評機制,進行全體家長、學生、老師的意見調查,令「持分者」的意見可以充份表達。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家長校董兩位、校友校董一位、教員校董兩位、獨立校董一位、辦學團體校董八位(包括當然校董–校長)。
(4) 環保政策 :
設有環境及健康教育組,專責推動健康教育及環境保護。校內設有慳電系統,慳電光管。課堂上,將環境教育融入相關科目如綜合科學科、綜合人文科等。午膳推行現場派飯及厨餘回收計劃,教導學生珍惜食物及達致減少浪費食物的目的。
(1) 全校語文政策 :
1. 本校積極培養學生的兩文三語的能力。在課外,老師招募學生為「英語大使」及「普通話大使」,訓練學生朗誦、演講、擔任早會司儀等,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2. 初中部份合適的課題採用英文參考及學習資料。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本校設有英語花園,另聘有一位外籍英語教師,亦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及「英文網上閱讀計劃」。3. 每年舉辦的新加坡英語及領袖交流團,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的信心與能力。4. 初中英語課推行「小班教學」,按能力分組,因材施教。5. 周末及暑假為各級學生舉辦英文補習班。6. 為了豐富英語的環境,本校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如英語區、早餐英語會話、英文週等及舉辦境外英語文化交流活動。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大學的專家及學者定期與本校老師共同備課及觀課,一起商討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2. 建立積極正面文化、推廣「課後功課輔導及活動」和進行「校本學習支援」照顧學生學習差異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實施校本輔導教學,計劃包括「課後及星期六拔尖補底班」及「課堂抽離補底教學」等。另外,學校透過不同的學習計劃著力培養學生完成功課、溫習及課前預習的習慣。3. 進行科目結構檢討,為學生提供適時的學科選擇:初中開設「生活教育科」、中三開設通識教育科及部份新高中選修科目、為中四學生安排生涯規劃課、推行「服務學習」及「多元學習課」、中五至中六加強學習及思維能力的訓練。4. 與外地的學校(新加坡及中國順德)進行聯繫和交流。5. 透過非正規課程,推行全校性的全方位學習。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於高中提供廣闊的選修科目,全面照顧同學的學習需要。2. 課程重點:(1) 將中一、二地理、經濟及公共事務科整合為校本綜合人文科。(2) 中三開設通識科、物理、化學、生物、旅遊、經濟及企財科,讓學生為新高中課程作好準備。(3) 為貫徹新高中理念,打破文理商科的組別框框,提供十一個選修科目,學生可按照自己興趣選擇合適的科目。(4) 安排中、英、數及通識科分組上課,實行小班教學,照顧學習差異。
(4) 生涯規劃 :
1. 初中舉辦與自我認識、目標探索及學習技巧等有關的持續性工作坊。2. 本校因應中三同學的選科需要,舉辦「中三選科」講座、職業性向測試、以及「中三級高中選科」家長講座。3. 新高中方面,為了讓同學掌握未來升學出路資訊,推行不同的課程講座、展覽及參觀。4. 與社福機構協作,為高中同學安排生涯規劃輔導活動。5. 為了讓同學有更廣闊的學習經歷,以至面對社會的正確態度及技巧,安排高中同學到各行業進行職業探索活動。6. 畢業生參加九龍倉置業有限公司在職培訓計劃,一邊工作,一邊受訓,取得專業資歷。7. 鼓勵及協助同學報讀應用學習課程(如酒店營運、西式食品製作等),及高中聯合課程(如日語、法語、音樂、體育等),令同學有更多元化的進修方向。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從閱讀中學習:本校相信閱讀乃學習的基礎,設有中一圖書館課。全年推行「早讀計劃」、「閱讀儲值計劃」、「借書龍虎榜」、「書展」及「專題書籍介紹」。中英文科皆設有「廣泛閱讀計劃」、「閱讀報告比賽」及「網上閱讀計劃」。 2.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所有課室皆裝有投影機及多媒體電腦。亦有網上學習系統與老師交流。 3. 專題研習:目的是讓初中學生有機會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概念,培養學生自學及協作能力。 4. 德育及公民教育:設有德育組及公民教育組,專責統籌有關活動,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並協助他們成為良好公民。 5. 提升學與教效能: 透個大學的專家、學者及友校的老師定期與本校老師共同備課及觀課,一起商討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6. 「學校起動計劃第二期」:成功申請「學校起動計劃」,計劃為期五年,由九龍倉集團撥捐款項給進取及有正增值的學校,進行建設及推行活動,我們是其中一間學校。「學校起動計劃」更會安排理工大學的學生到校,提供學習服務。7. 「課後功課輔導及活動」計劃:獲「利銘澤黃瑤璧慈善基金」撥款三百餘萬,聘請多名教學助理協助推行本計劃,讓中一至中三學生在學業及品德上得到最好的培養。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重點如下:1. 設立多項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學生。 2. 成功申請關愛基金及利銘澤黃瑤璧慈善基金撥款,推行「課餘托管計劃」協助初中同學解決日常課堂學習困難,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同時亦提供課後活動,減少學生課後習染不良習慣的風險。 3. 設有「拔尖班」為優異學生提供額外輔導。 4. 為成績稍遜的學生提供「補底班」、「課餘功課輔導」和「補習班」。 5. 暑假期間,為中一新生及高中學生舉辦補習班。 6. 對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本校師生一向照顧有加,設有「學習支援小組」,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調適。 7. 本校提供校本教育心理支援服務,安排教育心理學家定期駐校,提供校本支援服務,並聘請兩名學生輔導員,專責為學生設計適切的成長活動,照顧有關學生的學習差異及情緒健康。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除統一測考外,亦設有平時表現評估及專題報告評估,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試卷調適,並設有加分鼓勵制度。
(1) 家校合作 :
自94年起已成立家長教師會,經常舉辦各項活動。每年皆會選舉兩位家長加入校董會。學校每年舉行多次家長日或座談會,讓老師及家長彼此溝通。
(2) 校風 :
重點如下: 1. 本校推行全人七育,尤其重視靈性及品德培育,鼓勵學生愛己愛人,關護社群。 2. 歷年來皆榮獲「關愛校園」、「優異關愛校園」大獎。 3. 多年來均有推行各種獎勵計劃以鼓勵學生奮發上進。 4. 實行「初中班主任三年一貫」策略,每天加設一節班主任時間,以發展穩定持久的師生關係,令學生得到妥善的照顧。 5. 安排初中每班一位教學助理,協助學生建立良好學習及生活習慣。 6.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推行「師友計劃」,讓學生健康成長。
(1)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2016-2019年發展計劃重點:1. 加強科組協作溝通,凝聚教師共力。2. 照顧學習多樣性,促進學生學習效能。3. 優化和諧校園文化,提升學生歸屬感。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全體教師已接受專業教師培訓,所有教師皆持續進修。設有教師專業發展組,推動集體備課、集體評課、同儕觀課及教師專業發展日等活動,優化課堂教學。大學的專家、學者及友校的老師定期與本校老師共同備課及觀課,一起商討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本校亦為新教師進行入職輔導,推行導師計劃。
其 他 :
1. 本校設有多項獎學金及學科獎以鼓勵成績優異學生,又為成績稍遜學生提供額外小組功課補習及暑期增潤課程。此外,本校會安排各高年級各科於課後進行補課,另外中四至中六更設有中、英、數通補習班以協助學生應付香港中學文憑試。2. 本校積極鼓勵及訓練學生參加各項公開、校際及國際性比賽,包括於「數學大王」國際邀請賽、世界數學邀請賽及亞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等,皆獲得包括金獎的多項獎項、於校際中、英文朗誦節中獲得多項不同組別的獎項等。3. 定期與外地的學校(新加坡及中國順德)進行聯繫和交流。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輕鐵:兆麟站 - 途經輕鐵路線:505、507、614、614P;三聖站 - 途經輕鐵路線:505;安定站 - 途經輕鐵路線:751;巴士:A73、B3、E33、K51、K52、K53、K58、R33、52X、53、60M、60X、61M、61X、62X、66、259D、260C、261、263、506、961、962B、962X;專線小巴:41、43、44、44B、141;另設有專線校巴服務:天水圍、元朗、荃灣。
備註 :
1. 中一至中三級部份科目採用生活化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及學習教材。2. 為配合學校教學活動的安排,各級分班或分組上課,以便提供小班教學的學習環境。3. 為了配合學與教的需要,本校初中英文科、高中中文、數學及英文科按學習能力分組上課,提升學習效能。4. 為特別教育需要學生提供調適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