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教育局校外評核組指本校「管理與組織」及「自我評估」等範疇均表現優良。學校管理概念旨在建立一個目標明確、有系統的規劃及評估制度,以達至不斷自我完善。本校曾獲教育局邀請成為「資源學校」及「自我評估」先導學校,並獲教育局頒發「傑出學校獎」。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已成立法團校董會。
(4) 環保政策 :
本校榮獲「香港綠色學校」及「綠化校園工程獎」冠軍。除透過各學科課程教授環境知識外,亦從設施、管理、德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及全方位學習等層面引進環保概念,並與不同環保組織保持緊密聯繫,積極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所有班級均以英語為授課語言,而以普通話教授的科目則有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普通話及普通話戲劇,致力營造優良的語言學習環境,提升學生 「兩文三語」的水平。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教育局校外評核報告指本校「學與教」範疇表現優良,學校為學生提供均衡及多元化的課程,實施專科專教,互動教學,配合資訊科技,加強學與教效能。同時,推廣閱讀文化,另將課堂學習結合全校性課外活動和義工服務,並透過全方位學習及專題研習,啟發學生多元智能,強化學習共通能力。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3X及4X。 本校高中課程提供13門選修科目,合共522個選修科目組合。2. 課程重點:本校因應學生的興趣、能力及需要制訂校本多元化課程,初中除於英國語文科引入英國文學元素外,亦設英語戲劇課及普通話戲劇課,高中課程則提供多元化的文、理、商及與資訊科技有關的科目,另在體育科加入中國武術及中西舞蹈訓練,並舉行德育及時事通識討論,將德育及課外活動融入正規課程。
(4) 生涯規劃 :
本校透過跨組協作,制定及推行生涯規劃策略。除於初中及高中分別推行「尋找生命的色彩」及「生涯地圖」課程外,並舉辦多元化生涯規劃活動,例如:升中四選科講座及職業性向測試、邀請專業人士到校進行職場經驗分享、參加升學及就業講座等。此外,為了讓中六級同學掌握最新的升學資訊,本校舉辦聯招選科家長及學生講座、邀請各大專院校代表到校作課程及收生介紹、舉行模擬大學面試及文憑試放榜活動、提供大學選科個別諮詢及輔導,並安排學生參觀本地、內地及台灣的大學,以及參加海外大學升學展覽。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本校將四個關鍵項目融入正規與非正規課程:1. 從閱讀中學習:推行全校性閱讀計劃,包括舉行晨讀、閱讀課、每天網上中英文閱讀、閱讀獎勵計劃及成立閱讀學會,並將閱讀元素滲透於各學科;2.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除有完備的資訊科技設施外,本校設有網上自學平台,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各學科亦廣泛應用資訊科技於學與教上,讓課堂學習更互動有趣;3. 專題研習:在初中推行跨學科專題研習,高中則按各學科課程推行,藉此擴闊學習空間及啟發學生的學習共通能力;4.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本校重視培養學生高尚人格及正確價值觀,推行成長新動力、護苗教育課程及德育輔導計劃,全校學生均參加義工計劃,積極服務社區。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學校擁有優秀的教學團隊,包括3位外籍英語教師及12位普通話教師,額外增聘11位老師、8位校友及12位導師以照顧學生不同的需要。本校分拆中四至中六級各為五班,並於英語會話、英語戲劇課、普通話戲劇課、中文說話課、增益班、輔導班及周末補習班推行小班教學。另有中一銜接課程、課餘及假期學科導修等學習支援計劃。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學校除主要以考試為總結性評估外,並採用發展性的評估方法,評量學生的品德、習作、專題研習報告、課堂表現及課外活動,定期將學生的操行及學習表現報告發給家長。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學校除頒發獎學金以資鼓勵、安排參加學科增益班及推薦參加校內、外的資優教育活動外,老師亦會給予個別指導及精英培訓;至於成績稍遜者,學校則安排參加學科輔導。除了拔尖補底班外,本校開設周末補習班,為不同能力的同學提供輔導。本校每年約85%中六級學生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核心科目考獲「3322」成績,逾98%中六級畢業生獲大學及專上學院取錄,繼續升學。
(1) 家校合作 :
為加強與家長的聯繫,本校設有家長教師會及家長資源中心,收集家長的意見及為家長提供支援。同時,透過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講座、工作坊、閱讀班、交流會、境外交流團、義工服務、興趣班、旅行及親子活動等,建立家長與學校之間緊密的合作關係。
(2) 校風 :
本校校訓為「整齊嚴肅」,致力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及淳樸校風。教育局校外評核報告指本校「校風與學生支援」範疇表現優良。德育及輔導委員會推行全校性德育輔導計劃,包括級早會、德育及時事通識教育、雙班主任制、家長日、升學及就業講座等。另有輔導老師、駐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為同學提供全面的支援。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舉行校本及其他專業機構提供的課程及活動,擴闊學生的知識領域及視野,讓學生認識不同文化,並懂得尊重不同的價值取向。2. 學校提供全校性六年一貫的生涯規劃,並藉著不同的學習經歷,幫助學生掌握個人優點及潛能,從而訂出目標,積極實踐理想。3. 優化學與教策略,照顧不同性向學生的學習需要,俾能發展所長,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持續提升學業成就。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曾參與多個由本地大學舉辦之專業協作計劃,如香港大學舉辦的「電子學習支援科學科自主學習以達至照顧學生個別差異及升中過度」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優質學校改進計劃」等,另為教師安排專業發展,並推行共同備課、協作教學、同儕觀課、工作坊及學校交流等活動,提升專業知識之餘,亦加強專業交流及與社會的聯繫。老師積極進修及參與各類型的教育工作坊及研討會,並接受為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培訓。
其 他 :
歷年來,本校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方面均表現出色,並獲教育局頒發傑出學校獎──學生表現,其他主要獎項包括:「關愛校園獎」、「活力校園獎」、「香港綠色學校獎冠軍」及「綠化校園工程獎冠軍」等。此外,教育局於二○○三及二○一○年兩度到校進行校外評核,對本校在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與學生支援及學生表現等範疇的表現,均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本校不斷求進、自我完善,在培養學生的工作上碩果纍纍。(有關報告請瀏覽本校網頁 http://www.kccshatin.edu.hk)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81、48X、40X、72、80K、80M、83K、85、85K、86、86S、88K、280X;小巴:60K、62K、810。
備註 :
本校提供的「其他學習經歷」涵蓋德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時事通識教育、藝術發展、體育發展及與工作有關的經歷。每名學生均須學習樂器、中西舞蹈、中國武術及參與義工服務,以配合本校「一生一體一藝一服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