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實施校本管理,管理架構清晰,校內工作分為學務、學生事務,學校行政及資源發展四大範疇,其下設有20多個功能組別。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於2006年2月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透過各主要持份者參與決策,促進學校持續發展,並提高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及問責性。
(4) 環保政策 :
為響應環保,本校實施了一系列的節能措施,包括更換節能的電器及節水裝置、制訂全校使用冷氣機規則、推行「知慳惜電」計劃及「班環保大使計劃」,以加強節能及物料循環再用意識,培養良好的「綠色生活」習慣。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致力推行兩文三語,尤重視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全校各級各科均以英語授課(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中國文學、高中視藝及通識教育除外)。初中每周兩節普通話課,並開設普通話中文班。為了加強初中的英語語文藝術教育,初中設有英國語文藝術科。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提升學與教措施:
1. 推動同儕觀課和教研節以提升教學效能。
2. 透過課堂上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
3. 為燃點學生的閱讀興趣,推廣閱讀風氣,本校積極推行早讀課計劃、廣泛閱讀計劃、初中普及閱讀獎勵計劃等。學校圖書館亦推行多項獎勵計劃及推廣活動,如舉辦各類書展、參觀中央圖書館及安排作家講座等。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按學生興趣及能力編配。2. 課程重點:初中課程全面及多元化,務使學生獲得通才教育,如中二加入基礎會計科。高中課程則適切合時,文理商、資訊科技及應用學習兼備,亦關顧學生的興趣、能力和日後升學及就業的需要。
(4) 生涯規劃 :
學校升學及就業輔導組舉辦不同的活動,以協助同學進行生涯規劃。其中包括舉行校本的職業博覽、安排學生進行職業性向測試及聘請退休資深教師為中四至中六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協助他們開始自己的生涯規劃。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本校透過科組全面落實課程改革四個關鍵項目,包括推行早讀課計劃、廣泛閱讀計劃、網上閱讀計劃等,以推廣閱讀風氣。各種資訊科技教學設備、軟件及內聯網系統已臻完善,有效地促進教與學效能。本校藉科本及跨科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為擴大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滲透度、廣度和深度,每年均訂下明確主題計劃,通過跨科、組協作,將所有活動融合在校園生活中,並由學生公民大使協助推展各項活動。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各科適當安排分組學習,讓學生透過協作互動,提升學習效能;教學時採用多元的學習活動和課業,誘發不同程度學生的潛能和學習興趣;課後開設拔尖補底班;又透過鼓勵參加課外活動及全校性活動,促進學生彼此交流合作。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中一至中五級全年設「兩考兩測」;中六設有日常評估、測驗及畢業試。
(1) 家校合作 :
全校家長均為家教會會員,家長委員會幹事及家長校董均由選舉產生。為加強家校聯繫和溝通,特設家長義工組及家長聯絡網。家教會每年均舉辦多項活動(如家長小組、興趣班、親子旅行、心意午餐、與校長茶聚、周年聚餐及出版會訊),亦設學生活動資助金及學生緊急援助基金,以資助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及提供緊急經濟援助。
(2)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紀律嚴謹,強調培養學生的自律精神。德育、訓導及輔導並重,透過發展性及預防性的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發展潛能及學習應付困難的方法。學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同為學生提供適切的輔導服務。
(1) 學校發展計劃 :
三年發展項目(2015/16 -2017/18):
1. 強化教學效能,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2. 加強對學生成長的支援。
3. 發展生涯規劃架構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注重教師專業發展及培訓,每年全體教師均會出席校本教師發展日。教師亦會就個人興趣及工作需要而參加不同範疇的研討會、工作坊和交流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