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已於2006年正式成立法團校董會,以加強校本管理。至於日常運作和校政的實際執行,則由校長、副校長、行政會和各科組負責。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已於2006年正式成立法團校董會,以加強校本管理。本校的校董會成員包括:呂禮章校監、東華三院委派的校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和獨立校董,並由本院董事局主席出任榮譽校監。
(4) 環保政策 :
學校關注環保及可持續發展,鼓勵學生及教師實踐「綠色生活」。多次獲得「綠色學校獎」。
(1) 全校語文政策 :
2016年度本校致力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學生在公開試的英文科成績遠高於全港水平。學生在文憑試有優異的表現。2016年英文科及中文科的合格率(2級或以上)分別是100%和99.2%,優良率(4級或以上)分別是36.1%和45.9%,高中視乎個別學科的需要和學生的能力,以中文或英文授課,幫助學生在文憑試爭取好成績。本校於初中以英語教授綜合人文科(包括地理及世界歷史)和綜合科學科(包括生物、化學及物理),藉以幫助學生銜接高中課程。在跨科學習英語方面本校亦有良好表現,並獲教育局頒發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以表揚學校在英文教學的成就。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初中著重中、英、數和活動參與,加強兩文三語學習,為同學打好基礎。此外亦鼓勵各老師互相觀課和專業發展,以加強教學效能,本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藉以擴闊學生的知識面。此外,學校亦在初中大力推行跨學科專題研習,藉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中、英文科設有廣泛閱讀計劃;家長教師會與圖館合辦親子閱讀獎勵計劃,藉以推廣閱讀風氣。圖書館配合各科組的活動,推動學生多閱讀和提升他們的閱讀技巧。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史、地理、歷史、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物理、化學、生物、經濟。2. 課程重點:中一至中三設人文學科專題研習及科學科專題研習。
(4) 生涯規劃 :
學校已開展生涯規劃計劃,幫助學生探索自我,建立合適合人生目標,制訂可行的計劃,並加以實踐。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學校成功地將四個關鍵目的推展滲於日常教學及課餘活動中,並有理想的成效。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不多。除輔導組老師及社工外提供支援外,東華三院的教育心理學家亦可幫學生、家長及教師,為他們提供評估及適切的支援和服務,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於初中,人文學科及科學科會互相配合,作課程調適,以減少課程重疊和加強學習效能。每年有測驗和考試各兩次,各科有不定期的測驗。
(1)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積極配合學校行政,使學生能安心學習。
(2) 校風 :
秉承東華三院「全人教育」、「發展學生潛能」的教學精神,協助同學健康成長,培養同學的良好品格,並提高同學的自信心及自尊感,加強學校的關愛文化。本校為學生提供各項成長支援的組別有訓導組、輔導組、德育組、升學擇業輔導組及課外活動組。各組經常合作進行全校活動,例如中一迎新、「大哥哥/大姐姐」計劃、全民義工計劃、領袖訓練等;本校鼓勵同學多參與課外活動,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透過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提升同學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學校根據校本情況,有策略地為學生提供發展性、預防性及補救性的輔導計劃和活動;我們亦會主動與學生及家長聯絡和溝通,盡量給予學生多點關懷和照顧,發揮家校合作的精神。
(1) 學校發展計劃 :
優化各級課程設計和整體規劃,以提升學與教的效能,另增強學生語文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英語能力,並建立良好的學校形象。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自2004/05學年已參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推展的「優質學校改進計劃」,透過一系列的校本工作坊和研討會,與教師探究有效教學手法。所有教師均有參加由教育局、教育學院及其他團體主辦的研討會、講座和訓練課程,以適應時代的轉變和需要。各科需以英語授課的教師均已接受相關的專業英語培訓,亦已建立一套有效的跨科學習英語的方法及教材,並因而獲得教育局頒發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以表揚本校老師的努力和成就。
其 他 :
本校教師因成功發展有效的跨科學習英語方法及教材,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效能,獲教育局頒發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如欲取得有關本校的更詳盡資料,請致電、傳真、電郵或親臨本校查詢或瀏覽本校網頁。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235、235M、35A; 小巴:83A、86、401、86M。
備註 :
中一各班授課語言一樣,中二及中三級大部份班別以英語教授數學;另外,英文科實施小班教學,以加強英文科的學與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