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實行校本管理,在校長領導下,副校長及助理校長統領教務、學生支援及行政支援工作,向法團校董會負責。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成員、校長、教師、家長及校友代表組成,監督學校各項工作的推行。
(4) 環保政策 :
積極建構綠色校園,於周會、早會、班主任節向學生解釋低碳生活的重要及灌輸不同環保意識。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的語文政策是根據教育局於2010年實施之「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及學校實際情況而制定的。本校深信,校本語文政策對學生學習的效益,影響深遠,而良好的中、英文水平是奠定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本校制定語文政策時,主要根據以下四項原則:家長的期望;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語文能力、水平、興趣及表現;學校人手及財政資源。重視提升學生運用兩文三語的能力及學習:中、英文科於不同級別設「課後輔導班」,以功課輔導形式上課,提升學與教效能。透過晨讀課推廣閱讀風氣,尤其於晨讀課加強學生閱讀中、英文課外書籍。中文科於初中各級舉辦「唐詩」及「宋詞」闖關等學習活動,提升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興趣。營造英語語境:由外籍英語老師主持午間及課後英語角活動,提升學生的聽、講能力。於試後活動舉行全校參與之English Variety Show,透過各項英語學習活動及表演項目,提升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本校初中以不多於總課時的百分之二十五進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有關科目包括:數學、通識、音樂、倫宗、綜合科學、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普通電腦及時裝設計。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為不同性向、能力的學生提供多元化課程:除常規課程外,於高中提供多樣化的「應用學習」課程,擴闊升學或就業出路。學生除依能力分流外,中、英、數於個別級別實行小組教學,以達到拔尖、補底、扶中的效果。積極引入校外專業支援,為老師提供到校專業培訓,提升教學策略及技巧。鼓勵教師作專業交流:集體備課、同儕觀課及逐步發展優質課業是本校的關注點。致力藉教師團隊的共同協作,提高教學水平。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高中提供應用學習課程及10個選修科。2. 課程重點:本校為協助學生順利銜接高中核心及選修科目,於初中開設 「通識教育」及「時裝設計」科,以便學生能於升高中一時銜接「通識教育」及「應用學習課程」。
(4) 生涯規劃 :
本校已訂立為期三年的學校發展關注事項:發展學生的潛能,擴闊視野,規劃人生。我校亦和多間境外大學結盟,通過推薦計畫以獲取獎助學金,大大增加升學的機會。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推動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及網上學習:每週星期一至四早上設「晨讀」課;各科於設計課程時,引入廣泛閱讀元素。中、英語文科積極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圖書館主任與各科配合,舉辦跨科主題閱讀。利用網上學習系統eClass及慧科新聞資訊網上資料庫支援學生自學;學生課後可在電腦室或圖書館進行研習。推廣專題研習,藉此培養學生自我建構知識、同儕協作及溝通能力。透過早會、周會、班主任時段的有機結合,為本校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奠立了堅實的基礎。我校相信「教育最重要的是與生活聯繫」,所以整理教材,有計劃的指導學生,從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發展天賦才能,培養健全的品格;使其身心平衡、關愛他人,服務社羣的獨立個體。高中的「其他學習經歷課」,內容多元化,切合學生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生活和職業技能,拓展其視野,學校又為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設助學金,免其落後於人。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有豐富經驗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設立學習支援組,成員包括曾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老師、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又調撥資源,增聘助理及老師以闢出專用空間,以加強照顧及處理學習差異等問題。此外,本校增聘多一位註冊社工,為學生和家長提供適切的輔導與支援;增闢的「學習支援中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升舒適的學習環境。本校亦已為非華語學生製作了中文教材,以「反轉課室」進行電子教學,來協助非華語學生盡快投入中文學習。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全年設統一測驗及考試共三次。持續性評估佔學科成績15%-40%,以多元化項目評估學習表現。在測驗或考試中,會因應學生特殊需要而作出相應安排。
(1) 家校合作 :
「自發參與」是本校家校合作的特色。家長協助帶領學生參加校外比賽及活動。綿密的家校合作和溝通幫助學生發展和成長。以下是一位家長義工的心聲:「小兒在中學的幾年,因為老師的諄諄善誘,使這棵幼苗得以扶助成長。在成績方面,他盡了努力;在品行方面,別人對他讚不絕口。多謝明愛聖若瑟中學的老師及全體職工。」
(2) 校風 :
本校透過「全校整合法」,建立「嚴謹而愉快」的校風,學生被譽為「知禮守規」。初中設雙班主任制,以提供更全面的照顧。推行「班級經營」,確立友愛互助的班風;各級設級會制,老師定期開會,守望各級的發展及需要。中一級全體學生須留校用膳,而中一、中二級學生每星期三天課後須進行「課後延伸學習」;部份同學被挑選於每周六參與拔尖課程。另加強倫理及宗教教育,透過每天早會、倫宗科及班主任時段幫助學生建立天主教的價值觀及推動關愛校園氣氛,故本校得以連續八年獲「關愛校園」殊榮。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提升學生的生命素質,體驗生活姿采。2. 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照顧學習差異。3. 持續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學質素。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教師每年自我評估。藉集體備課、同儕觀課及課後集體檢討以推廣成功的教學法。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41、41A、41M、42C、43B、44、49X、243M; 地鐵:青衣站; 專線小巴:88、401、409、40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