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實行校本管理,設有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學校行政委員會、家長教師會及校友會,共同協助推動校務的發展。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請參考學校網頁(http://www.nthyktpdss.edu.hk/index.php
(4) 環保政策 :
pg=Sch_Admin),以了解更多本校的學校管理委員會資料。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從兩方面推動環保,首先是透過班主任課、早會短講、考察活動和每班選出兩位學生擔任環保大使推行環保教育,其次是節約及回收資源,在校內推行節能措施及回收廢紙和塑膠等。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中一至中六採用母語教學。
(3) 校本課程 :
本校推行協作教學,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同儕觀課及公開課,共同設計校本課程及教學策略,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促進學生學習,並鼓勵教師不斷進修,分享經驗。另外,為貫徹因材施教及照顧學習多樣性的理念,本校近年積極推行小班教學,並提倡校本課程調適計劃、專題研習及各項跨課程活動,更於課後舉辦拔尖保底課程。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均有顯著提升。
(4) 生涯規劃 :
1. 選修科目:2X。 科目組合、分科安排等請瀏覽學校網頁。2. 課程重點:提升所有學生的語文及數學能力,擴闊他們的知識基礎,提高批判性思考、獨立學習和人際技巧方面的能力,以及為他們提供德育及公民教育等其他學習經歷;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以配合他們不同的需要、興趣和能力;為學生日後進修,以及應付社會上日新月異的需求,作好準備。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的模式,開展生涯規劃教育。透過不同的學習活動,啟發學生了解自己的志向、能力和需要,從而規劃合適的升學及就業路向。本校藉著設立生涯規劃資源中心提供小組及個人輔導,又編制《生涯規劃快訊》,作出靈活多元的學生支援,讓同學掌握最新的升學及就業資訊,協助他們籌劃未來。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設置閱讀課,推行跨科的主題閱讀及多元化閱讀和獎勵活動,從質與量方面加強閱讀成效,營造校園閱讀風氣。 又推行專題研習及網上學習,提高學與教的成效。舉辦德育、公民教育及國民教育多元活動,培育同學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本校推行小班及按能力分組教學,並在課程、課業設計及評估作出調適,以便照顧學習多樣性;本校也為新來港同學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中、英文科補習,認識社區活動及遊覽香港,申請助學金等;本校並設專責小組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包括安排個人或小組補習,專責小組成員全部接受特殊教育培訓。本校並推行健康校園計劃,全面照顧學生成長。
(5) 學費減免計劃:
各學科定期測驗,上下學期統一測驗及上下學期考試各1次。
(2) 校風 :
1. 家長教師會為家長與學校的溝通橋樑,舉辦家長親子及家長老師聯誼活動,以增強家長與子女、老師的溝通、瞭解,達致家校同心,攜手共進。2. 選出家長校董參與學校管理委員會,反映家長心聲。3. 舉辦家長培訓工作坊。
(1)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校風嚴謹,對學生的行為、品德尤為重視。特設立為中一至中四級「雙班主任制」,使師生的關係更形密切,並由資深教師組成輔導組,推行多項輔導計劃及班內「一人一職」計劃,而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則派出社工2名,每週駐校5天為同學提供專業服務。本校成功申請校本教育心理服務,有一位教育心理學家駐校。 此外,所有中一同學必須參與「一人一制服團隊」計劃,培養學生守規及服務精神。中一同學亦須留校午膳,並參與本校牧護組為中一同學舉辦多元化的午間活動,中一學生的成長得到額外的關顧。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1. 提升學與教效能。2. 擬定完善的「生涯規劃」策略,提供靈活、多元的學生支援。3. 加強學生的德性培育。
其 他 :
全校學生以「智」、「慧」、「健」、「康」四社為單位,進行各項田徑、學術及球類比賽;共設15個學會,分「學術」、「興趣」、及「服務」三類。學生透過多元化活動,培養良好品德和態度、訓練技能及啟發創作力,達至德、智、體、群、美。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本校設「學業獎勵計劃(學科獎)」,以鼓勵學生於校內考試及中期測驗中考獲良好成績,亦設品行獎以表彰品行優良的同學;在公開考試考獲優異成績的學生可獲新界鄉議局校董會獎學金以示獎勵。本校學生亦屢獲校外獎學金,如:「明日之星」計劃上游獎學金、高中應用學習獎學金、晞望獎學金、郭鄭敏玲紀念獎學金、尤德爵士紀念基金、世茂新家園精英培養計劃獎學金、香港會計師公會獎學金、「香港欖球總會慈善信託基金」教育獎學金等。本校學生近年在不同的公開或校際比賽中屢獲獎項,如:大埔區傑出青年、大埔區傑出學生、英文即興戲劇創作比賽、國慶盃賀辭寫作比賽、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香港區賽)、全港校際「反歧視‧見共融」情緒健康標語創作比賽、大埔公民教育委員會剪報比賽、漢字新潮正字大行動.饒宗頤文化館盃、更生先鋒計劃「這些機會是屬於我的」潮文比賽、港澳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港澳盃、「華夏盃」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香港區)、澳洲數學比賽、新加坡數學競賽、香港少年數學精英選拔賽、中學生好書龍虎榜讀後感寫作比賽、哈佛圖書獎、香港校際朗誦節-中文及英詩朗誦比賽、全港中小學普通話演講比賽、全港學界普通話傳藝比賽古詩獨誦比賽、港澳區校際開心英語朗誦比賽、全港青少年綱琴大賽、全港學界普通話傳藝比賽歌唱比賽、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比賽、香港花卉展覽賽馬會學童繪畫比賽、大埔及北區中學校際田徑比賽、全港中學校際7人欖球錦標賽、全新界學界7人欖球錦標賽、北區欖球同樂日-中學組非撞式欖球比賽、大埔區、北區及屯門區中學非撞式欖球比賽,安聯足球無疆界設計比賽、不賭盃中小學校際足球比賽等。校方亦積極推動及支持同學參與不同的交流計劃,如:台灣校園體驗之旅、領袖生內地交流計劃、南京、上海歷史、新經濟之旅,大埔區青年網絡廣西交流團及新加坡交流團、鄉議局青年內地考察團、貴州親善服務體驗之旅、潮看TEEN空廣州交流團、內地升學就業探索廣州之旅、南沙、前海的經濟發展和粵港合作探索之旅、清華大學明日領袖培訓計劃、廣州黃埔青少年軍校訓練營、青年領袖湖南考察團等,藉以擴闊學生視野。
備註 :
巴士:71K, 72X, 73, 73X, 74K, 74X, 75K, 75X;小巴:20A, 20B, 20C, 20K, 26; 東鐡:大埔墟站轉乘K12接駁巴士;機場巴士:E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