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的校本管理以「ISO9001:2008」為藍本,著重「回饋服務對象」及「持續改進」。日常行政工作由學校質素保證委員會負責,制訂與學校、學生及教職員相關的政策。同時,設立行政支援、培育學生、課程發展及社區關係委員會,統籌及策劃五育均衡的教育活動。此外,「持續改進」的精神亦融入於學生的學習活動內。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已經在2008年8月30日正式成立。
(4) 環保政策 :
政策目標主要藉替代使用(replace)、循環再用(reuse)、循環再造(recycle)及減少使用(reduce)四方面達到環境保護及節能的目標。政策尤其針對本校消耗較大的兩類資源,包括紙張及電力兩方面。而政策涉及的對象包括教職員及學生。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採用母語教學,藉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有助師生溝通,促進互動學習。本校亦強調「兩文三語」、中英並重,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初中各級中、英文科採用小班教學,增加對學生的照顧,加強學與教效能;除設立中、英文資源室,更為學生安排午會粵語、普通話及英語短講時段。為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初中部分科目選取特定單元以英語授課,亦特設英語延展活動。英文科於新高中各級亦採用小班教學,除安排本地及外籍英語教師在課堂合作教學,更持續舉辦多元化英語教學活動,包括暑期英語銜接課程、課後英語輔導班、英語提升課程、英語午會、英文週、英語話劇表演等;此外,外籍英語教師亦籌辦課後英語會話練習小組,提升學生英語溝通能力,增強其運用英語的自信。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致力營造融洽有序的課堂氣氛,力主多元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誘發學生學習動機及照顧學生的能力差異,讓他們掌握共通能力,進而樂於學習、主動學習。本校實行一小時課堂,延長課節可供老師採用各類型「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模式,亦有利於資訊科技互動學習。 除此之外,各級推行「小班教學」,減低各班學生人數, 藉以提升學與教效能,加強照顧學生各方面的需要。本校為學生提供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課程,鼓勵學生發展潛能,樹立高尚人格。課程強調「兩文三語」,並積極推行資訊科技及高階思維訓練。此外,學校致力發展校本課程。 課程設計包括閱讀課,全校師生齊閱讀,令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學會主動學習。本校圖書館亦致力推行「伴讀貓」閱讀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多閱讀,拓展興趣及視野。除此之外,中文及英文科歷年實施廣泛閱讀計劃,皆有助學生語文能力。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2. 課程重點:初中推行校本「生活與社會」科、「跨學科專題研習」課和德育課,中三級學生需完成個人專題研究以助銜接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中四及中五級推行校本「綜合藝術」課及校本活動課,高中各級均設有核心科增潤課程。
(4) 生涯規劃 :
本校關注學生的生涯規劃,本年度強化班主任的參與,協助不同年級的同學學習規劃人生,如初中生可透過班主任課,學習認識自我及掌握選擇合適的科目;而高中同學則學習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認識工作世界及不同的海外升學途徑。透過教師的個別輔導、生涯規劃課、講座及工作坊、參觀及實習、教育展及海外大學交流團等,加深學生對自己、職場或學院的認識,從而作出合適的個人升學及就業的選擇。此外,本校充分利用不少校外的資源,包括區內的非政府機構及「學校起動計劃」,為本校學生提供了很多學習及職場體驗的機會。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本校透過實施四大關鍵項目,發展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1. 在閱讀方面,本校圖書館及各學習領域推行閱讀評分及獎勵計劃,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及策略。2. 在資訊科技方面,老師在教學上運用資訊科技,安排移動學習活動,並指導學生利用電子學習平台獨立學習,培養他們成為終身學習及自主學習者。3. 學生透過專題研習及全方位學習活動日,讓他們運用課堂上已學習的知識。4. 至於德育及公民教育方面,本校將有關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元素融入於各科目及校本活動中,藉此培養學生健全的公民意識。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推行「培育共營計劃」,透過小班教學,初中級由兩位班主任加強對班內學生的照顧,而科任老師亦可以照顧班內學生的學習差異。英文科方面,中一至中六按能力分組上課,照顧學習差異。課程設計上,講求課程調適,課程分核心及延展部份,照顧不同學習需要。教學方法上,鼓勵協作學習,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互相學習。評估方面,推動持續評估及水平參照評估,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校更推動「賢慧多彩計劃」(啟發潛能計劃)及特殊教育需要關顧計劃,進一步幫助學生發展潛能及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每學年分別舉行兩次統一測驗及年終大考。平時各科測驗採取持續發展性評核模式,老師根據各班學習進度及情況,安排平日測驗,協助學生持續學習。
(1)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成立目的是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透過家長、老師及校長的努力及參與,家長教師會歷年舉辦了多元化的計劃及活動,如:「家長專題講座」、「家長增值興趣班」、「親子旅行」、「學生服務獎」及「學生助學金計劃」等,積極推動家庭與學校合作。
(2) 校風 :
本校著重學生五育均衡發展,發揮個人潛能。本校支援學生的政策計有:「賢慧多彩計劃」、「學習支援計劃」、「初中留校午膳」、「午間課外活動」、「午膳班際展才華」、「課外活動課」、「跨學科專題研習」、「全校閱讀計劃」、「雙班主任制」、「ICAN學校計劃」、「健康校園計劃」、「兒童發展基金(校本計劃)」及「學校起動計劃」等。
(1) 學校發展計劃 :
中、長期規劃分三大層面發展,在德育方面強化學生德性培養,增加營建學生自尊感和抗逆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在學習方面,鼓勵學生學會學習,優化學生的兩文三語能力,提升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學習的技巧,培養及鞏固學生的閱讀習慣,並鼓勵學生透過不同形式享受閱讀的樂趣。體藝發展上,本校重視學生團隊合作及提升學生對藝術的鑑賞力,令學生通過參與校內/外各類比賽開展自我的潛能。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學校除全年舉行四次教師發展日,並已制訂教師培訓政策,鼓勵老師持續進修,邁向教學專業。
其 他 :
以學生為本位,提供全面的關懷與照顧。本校積極調撥資源在各級推行校本小班教學,亦力主全校參與訓輔結合的「培育共營」計劃。讓學生在嚴而有愛的環境下成長。積極提名學生參加不同的獎助學金計劃、比賽及交流計劃。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58M, 58X, 260X, 258D, 960, B3A, K58;小巴︰44A;輕鐵:良景站(505、615、615P、507)。
備註 :
中四級三班分四班授課;中五級三班分四班授課;中六級三班分五班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