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由校長領導不同組別的教職員訂定工作方針及開展各項計劃,考績制度與教師培訓互相配合,提升學校的質素。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已成立法團校董會,並定期召開會議,領導學校校務的推展。
(4) 環保政策 :
學校支持環保,鼓勵教職員和學生節約能源,減少使用紙張,訂定使用空調守則。同時學校著重綠化校園,設立「琳明農莊」,舉辦「班際種植比賽」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1) 全校語文政策 :
中一至中六級實行母語教學。本校設英語角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及資源,並透過不同的學習活動,強化學生掌握「兩文三語」的能力。此外,學校推行一系列的跨課程英語活動,以強化學生的英語能力,並在不同的情境下學習以英語溝通。活動包括: 1. 奪寶狂奔; 2. 文化日; 3. Worldwide Wonders。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及獎勵計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並運用嶄新的教學法及資訊科技輔助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發展優質教學。而課程根據教育局之指引而編制,各科亦按學生的興趣和能力而裁剪及設計合適的校本課程。 本校採用以下策略推動學習: 1. 中文科分組上課; 2. 初中設「拔尖班」,為學生提供增潤課程; 3. 設「全方位活動日」兩天擴闊學習空間; 4. 有系統組織初中各科的專題研習,務使學生易於掌握其中的技巧。5. 組織跨學科活動,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學生可選兩個選修科,應用學習、其他語言及其他課程。2. 課程重點:在初中設校本課程「通識教育」、「德育及公民教育」、「生涯規劃課」及「世界文化」四科,務使學生在銜接新高中上更為順暢。「通識教育」科旨在初中時已具體,而有系統地教授同學一些共通能力和研習技巧,「德育及公民教育」科則以時事為題,讓學生探討切身的社會問題,進行反思,從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生涯規劃課」讓學生多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發掘潛能,建立職志、定立目標,並不時作出反思。「世界文化」可擴闊學生的視野,接納不同的文化觀。為豐富新高中課程,中四級開設音樂科,中五級則開設德育及公民教育科。
(4) 生涯規劃 :
本校的生涯規劃活動旨在使學生認識自我,發展潛能,建立職志,作知情抉擇和作適時的反思,對象包括全校中一級至中六級學生。活動內容包括1. 為每位學生建立「生涯規劃檔案」,詳細記錄學生在校六年的發展情況,每年班主任皆作回饋,並於畢業時發還;2. 設高中生涯規劃活動日,與每位中六學生進行模擬個人及小組面試;3. 設初中生涯規劃活動日,令中一及中二級從多元智能角度探究自己的發展;4. 與不同學科進行跨組別合作,例如中文科,英文科,德育及公民教育科,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及視覺藝術;5. 於中一級及中三級,利用正式的課堂推行「生涯規劃課」,以較有系統的形式,向學生簡介一些基本概念。學校因應學生的需要,訂定了全校各級的「生涯規劃綱領」,讓老師和學生皆清楚了解各級的生涯規劃發展重點。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從閱讀中學習:設二十分鐘閱讀課,教授學生閱讀技巧,培養閱讀習慣。每週安排一天早會,讓老師、家長及同學分享閱讀成果,推介好書。此外,中文科和英文科皆有「每日一篇」活動,把學生的閱讀習慣進一步延伸至課室外。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各科皆利用資訊科技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例如設立網上教室。 專題研習:中一至中三級由校方統籌推行專題研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在完成初中課程,同學須在中、英、數、人文及科學各學習領域最少完成一個專題研習。 德育及公民教育:設德育及公民教育科,強化學生的品德情念教育。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中五級通識教育科進行分組上課,中、英、數各科在課後進行拔尖保底工作,針對個別同學的需要而施教及進行保底工作。此外,學校亦設「拔尖班」,令能力稍高的學生提供增潤課程。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除每學期考試外,本校各科均採用持續性評估方法及設立平時分制度,鼓勵多元化的延續性評估。
(1) 家校合作 :
學校一向著重家校合作,而家長教師會已成立二十二年。每年家長教師會都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講座,務使老師、學生和家長建立和諧而愉快的關係,活動包括「親子同樂夜」、「新春日營」、「家長學堂」、「新高中家長講座」等。
(2) 校風 :
本校致力建立優良的校風,由校本輔導委員會統籌及家長大力支持下,營造關懷的校園氣氛,透過活動提供積極正面的支援,確立學生良好的品格。本校支持融合教育,提供系統性的學習支援計劃,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並關注他們待人接物的態度和身心健康。
(1)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藉多元化的培訓及活動,開拓學生潛能和推動學生主動學習、自律守規,以追求卓越成績為目標。在發掘同學潛能方面,本校逢星期三及星期五皆舉辦不同類型的核心活動,包括「冰球隊」、「國術班」、「海事青年團」、「童軍」、「女童軍」、「舞蹈班」、「樂器班」等,所有中一級同學必須參加其中一個制服團隊和一個興趣班活動,費用全免。在學與教方面,本校著重拔尖補底工作和推行不同的教學策略,務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本校將不斷定期自我檢討,力求進步,努力倡導學生學會學習,發展學生潛能,以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每年皆舉辦教師專業發展日,邀請專家到校與老師共研教學上的最新發展,使老師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有所反思。此外學校亦積極提倡同儕互動文化,老師間經常進行教學交流活動。
其 他 :
每年學校「文化日」加強不同族裔學生之間的認識。「國內考察團」每年帶領華裔學生及非華裔學生一同親身感受華夏文化。「交流團」可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The amazing race」以別開生面的競技方式,在各學科所創造的不同情境下學習英語。校本「生涯規劃活動」帶領學生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清楚自己的發展路向、職場上的要求,並作出知情的抉擇。「『李』有天才」讓學生盡顯才能。「世界良伴計劃」、「琳明師生運動比賽」、「琳明師生遊戲日」和「良師計劃」則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凡此種種,目的在於營造不同的學習機會,讓各族裔的學生一起學習,互相體諒,互相砥礪。學校亦因應華裔學生及非華裔學生的需要,設立健體操課。在高中課程方面,重新為華裔學生及非華裔學生規劃選修科的組合,讓學生參加日語和法語課程。為使非華裔學生更有效地學習中文,提升語文能力,專為非華裔學生設計中文科的校本課程以考取具國際認可的資歷。此外,學生在冰球、射箭、足球、流行樂隊、舞蹈、國術表演和校際朗誦節中屢獲佳績,常常獲邀表演,殊堪稱讚。學生有著開心的校園生活,而且歸屬感強,每天愉快地回校上課,拼搏於球場和課室之間,努力不懈,充實自己,他日定能一展所長,回饋社會。校長和老師以關心、愛心和耐心營造一所關愛校園,實踐教育理想,互相扶持鼓勵,春風化雨。家長竭力相助,共扶孩子成長。融和教育的種籽已植根於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並待茁壯成長。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的學生有著快樂的校園生活,成為他們人生中一個珍貴美好的回憶。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57M、66M、66X、258D、960、961及B3A;輕鐵:石排站或山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