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重點關注事項:
1. 推動主動學習,提升動機,盡展個人潛能;建構具校本特色的自主學習模式,提高同學的學習動機。
(1)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設有「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教育局代表、獨立成員、校長、教師成員、家長成員及校友成員,定期開會討論學校政策及發展動向。校內設有政策及學校發展、課程、訓輔、生活教育、課外活動等小組,統籌及推行校務。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學校管理委員會
(3) 環保政策 :
我們承諾:1. 我們致力改善校園環境。2. 我們力求本校所有管理決策、活動以及日常運作都能顧及環保的責任。為此我們會:1. 努力為學校各成員建設一個青葱整潔的校園。2. 遵守有關環境保護的條例和指引。3. 盡量避免或控制學校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4. 盡量減少在日常運作中浪費能源及天然資源。5. 提高學校各成員的環保意識。6. 積極參與各類社區環保計劃及活動。 7. 定期檢討環保措施及表現。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著重兩文三語的訓練,致力改善初中學生的中、英文及普通話水平;中四至中六因應學生及各科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語言,以符合升學及社會的需要。中一至中三各班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本校特別安排了暑期基礎班及銜接課程,協助學生盡早適應以英語學習。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師資優良,老師熱心盡責,以學生為本,提供全人教育,務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教學方針著重兩文三語及資訊科技訓練,以配合時代步伐;透過運用多媒體教學,培育學生主動學習、創新及發揮自我潛能。本校初中提供均衡及多元化的課程,開設中、英、數、理、通識等十七個科目。新高中中四、中五、中六除中、英、數及通識為必修科目外,學生可選文、理或商等科目。此外,又設生活教育課程,涵蓋公民、道德、健康及環保教育,使學生獲致全人發展。各班設立圖書角;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和校外的閱讀獎勵計劃。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2. 課程重點:本校初中提供均衡及多元化的課程,開設中、英、數、理、 通識等十七個科目。中四至中六除中、英、數及通識為必修科目外,學生可選文、理或商等科目;此外,又設生活教育課程,涵蓋公民、道德、健康及環保教育,使學生獲致全人發展。
(4) 生涯規劃 :
1. 幫助同學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訂立清晰的升學及就業目標,從而提升個人的品行及學業成績。2. 深化同學面對生涯規劃的概念。3. 配合新高中發展,安排不同的學習機會,讓同學了解不同的升學和工作途徑。4. 鼓勵同學探索多元出路和制訂實踐計劃。5. 籌辦「學生職業探索日」。
(2)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除測驗及考試外,又計算學生之平時分;中一至中三設跨學科「專題研習」,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知識,成績亦計算入考試分內,務求透過多元的評核方式,使學生獲致全面的智能發展,配合時代之需要。
(1) 家校合作 :
家教會成立於1994年。目的在加強學校與家庭間之聯繫,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的友誼及商討彼此關注的事項,以求協力改善學校的設施。活動包括定期舉辦講座、座談會、親子興趣班及各項聯誼活動等。家長教師會亦設有獎學金及服務盾牌獎勵同學。眾多熱心的家長組成家長義工隊,協助圖書館整理書籍及擔任興趣班導師。
(2)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學生敦品礪行,恪守校訓。學校採用訓輔合一政策,師生關係良好。校方又舉辦拔尖補底課程,以加強學生各科的學習;推行朋輩輔導計劃,令學生在互助互勉中成長。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推動主動學習,提升動機,盡展個人潛能;建構具校本特色的自主學習模式,提高同學的學習動機。2. 持續全人發展,建構理想,開拓美好人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擴闊視野,加強生涯規劃,探索多元出路。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本校每年均設三次教師培訓日,六次共同備課日,讓老師研討有關教學範疇的最新知識,以配合教育發展的趨勢。此外,本校教師亦積極參與校外不同機構舉辦的課程及研討會,力求汲取新知,與時並進。
課外活動/聯課活動 :
課外活動多元化,除學生會及四社外,計有學術、文化藝術、服務及體育等不同類型的學會共40多個,供同學選擇。本校採用學分制來評估學生的表現,鼓勵他們積極投入,藉此增加活動的意義和成效。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93A、93K、98A、98C、98D、296M、297、690; 港鐵:寶琳站; 專線小巴:15、15M、17、105號。
備註 :
本校為加強中五及中六級學生的學習成效,在該兩級自行安排小班教學,中五及中六級各分為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