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1. 校長負責領導學校的運作,並下設行政組、評鑑組、財務組,把權責分配予其他各組別及學科主任。 2. 兩名副校長分別帶領學務組及學生事務組,並透過各類會議,集思廣益,讓教職員共同參與決策工作。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為首批成立法團校董會的中學,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李焯芬教授、資深校長、各方面的專業人士、家長、校友及教師代表。
(4) 環保政策 :
在各項運作中推行有效的環保措施,通過不同渠道,向師生傳達環保的重要性。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重視兩文三語培育,在數學科及綜合科學科(物理及化學部分)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高中將按學生修讀科目及語文能力以英語或母語教學。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各科課程均致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訓練學生思考能力。 2. 推行多元化教學活動,使學生能活用所學知識。設有教學活動日,進行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學生可增修數學科延伸單元及應用學習課程。2. 課程重點:為配合社會趨勢及教育需要,學校自2000年起,已積極發展校本課程,包括歷史與文化、初中通識、佛學與人生、高中藝術發展及攝影禪等。
(4) 生涯規劃 :
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透過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及各班主任推行全面的生涯規劃教育。各級分別以周會、輔導課、教學活動日及生涯規劃課等不同形式教授生涯規劃的概念。中一、中二級重點灌輸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合適的工作態度;中三及中四級則為同學介紹不同的出路及升學途徑,使他們在面對人生關鍵抉擇時能作出明智選擇。中五及中六級開設生涯規劃課,由本校老師教授,使同學能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有進一步認識。生涯規劃課則以四個不同形式進行;第一部分先介紹生涯規劃理論及概念,讓同學有一個較鞏固的理論基礎以作出明智抉擇。第二部分介紹不同的行業,由負責老師聯絡本校舊生回校簡介他們有興趣的行業,擴闊他們的視野。第三部分介紹不同的升學途徑,讓學生能從一個較廣闊的層面思考他們的升學及就業問題。第四部分是外出的參觀活動,加深他們對實際工作世界及升學機構的理解,將先前所學的理論與現實結合,期望他們能對自己的未來有一較整全的規劃。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設有中文及英文閱讀課,並推行閱讀獎勵計劃、邀請作家到訪、專題及新書展覽、好書推介等活動,以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2. 學校設有內聯網、Google Classroom等,讓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3. 推行專題研習計劃,讓同學進行探究式的學習,並發展共通能力。 4. 重視學生的品德發展,通過週會及輔導課、發展佛學與人生課程等,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1. 現有14位老師已接受融合教育培訓。 2. 舉辦共融大使訓練計劃及相關活動,以建立一個互助互愛的共融環境。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1. 採用持續的學業評估方式,範圍包括課堂表現、作業、專題研習、測驗和考試。2. 每年各科設統一測驗及考試各兩次,並按表現決定升留級學生名單。
(1) 家校合作 :
1. 本校對家教會極為重視,期望透過家校合作,分享經驗,互相支援,拓展家長網絡,反映家長意見,為校政未來的發展提供方向。 2. 每年舉辦「新生迎新家長日」、「中一及中三家長之夜」、「學行評估日」和各類家校活動,使家校建立有效、互動的合作關係,從而給予學生最恰當的指導,共同培育未來社會棟樑。
(2) 校風 :
1. 學校重視品德發展,提倡「五自教育」,致力建立純樸校風,以及校園互助互愛的優良文化。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有關工作獲家長及社區人士認同與肯定。 2. 學校設有訓導組、輔導組、德育及公民教育組等,推行多項領袖訓練及獎勵計劃,以推動學校的品德教育。
(1) 學校發展計劃 :
本學年關注事項: 1.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2. 培養歸屬感,提升自信心及自我形象;培養責任感,發揚自治精神。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1. 參加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及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務」計劃,進一步提升老師學與教及輔導的能力。2. 推行與主題結合/一課多講的同儕觀課,並開設公開課,與其他學校同工交流。 3. 以師友制(mentor system)輔助新入職教師,提升教學和課室管理的成效。 4. 設集體備課節,以交流教學心得及改進教學技巧。
其 他 :
1. 本校在2016年中學文憑考試的成績優異,整體合格率達85%。本校在11個應考科目的及格率均高於全港水平,當中6科更高達100%;優良率方面,本校在7個應考科目的優良率均高於全港水平。2. 在校際比賽中屢獲殊榮,當中男、女子籃球隊均晉身第一組別,並分別榮膺甲組季軍及殿軍;另學生在校際朗誦、音樂及戲劇比賽均有優異表現。3. 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中、英文科的課堂及活動,獎勵語文科成績優異及操行良好的學生,本校設有「境外中文學習計劃」及「境外英語學習計劃」,獲獎學生獲辦學團體東蓮覺苑的撥款,全額資助到境外遊學。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792M、796、796A、796B、796C、796X;港鐵:調景嶺站A1出口。
備註 :
學校開設佛學與人生、攝影禪、藝術教育、體育、週會、班主任輔導課等課堂,讓學生獲得全面而優質的其他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