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推行校本管理,校董會成員來自各個專業,提供有力支援。學校管理層與前線工作者透過各種渠道溝通,共同領導。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請參閱校網。
(4) 環保政策 :
1. 提高大使對環保工作的敏感度。
2. 培養環保大使領小組討論及組織活動的技巧或能力。
3. 透過推行全校性環保活動,使全校同學從課室開始培養對環境保護的關心。
4. 提醒同學在佈置課室時更注意環保方面的考慮。
5. 培養同學節儉、不浪費和關愛有需要人士的心。
6. 建立環保的工作環境,提升教師環保的意識。
7. 透過環保節能教育系統,培育學生節約能源之意識和習慣。
(1) 全校語文政策 :
實行母語教學,並充分發揮母語教學在教學上的優勢。藉「全方位語文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中、英文水平。中一至中三其中一班使用普通話教中文。而學校每兩星期亦設一日為英語日,提高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中一至中三的部份家政、通識及科學課堂引入英語教學元素,發展英語延展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強調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透過課堂活動、「全方位學習課」、課外活動、特別學習活動日及境外交流等安排,提供學生愉快的學習經歷,並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興趣及能力。提供多元化課程,注重知識的建構及整合,重視學生學習動機及能力的培養。 各主科推動課後延伸計劃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校亦著重教師專業的發展,透過同儕備課節、觀課及評課促進教師的專業交流,提升課堂教學質素,並積極發展課堂內外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國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及體育等。2. 課程重點:本校中三設藝術課程,將原來的音樂、視覺藝術及家政的課程重新整合,並引入其他藝術元素如話劇等,讓學生根據他們的興趣選擇,更適切地發展他們的興趣及潛能。各個主要學科配合學生能力及科學發展,分別進行校本課程設計,並配合各項延展性活動,與新高中課程作更適切的銜接,學與教的成效得以提升。
(4) 生涯規劃 :
優化「全級性進階課程」課程架構,分別於各級進行不同的生涯規劃課程,分別為中一「認識工作世界」、中二「計劃前路在今天」、中三「尋找生命的色彩」和中四至中六的「生涯規劃」。根據不同年級的同學需要設計不同的課程,讓同學認識自己,及早計劃自己的路向。同時培訓升輔大使,協助升輔組老師推行校內及校外的升學及就業活動。發展及優化「師友計劃」,包括:循小師友計劃 及 校董會師友計劃。聘請社工及輔導員支援生涯規劃輔導工作,為學生進行小組及個人輔導。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校內設圖書館外,並於不同地點設置書架,放置讀物供學生參閱。校內圖書館更擴展成為多媒體自學中心,延長開放時間及提供多套學習光碟,鼓勵學生自學。推廣閱讀計劃方面,本校早上設有中英文早讀及閱讀課時間,學生分別閱讀中文報章、英文材料及圖書,藉以提升學生的時事觸覺,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並透過新聞分享,閱讀分享,比賽等活動培養學生恆常閱讀習慣,多個科目亦要求學生完成閱讀報告,以推動學生從閱讀中學習。本校於初中推行專題研習,並教授思維技巧,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及分析能力,強調多角度思考及推論的重要,配合匯報、展覽及專業人士參與的論壇,促進學生思考及學術交流。本校積極推行校本「生命教育」課程,按學生需要,以基督教信仰核心價值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循道衞理人」,並以教育、培育及宗教三結合模式推行生命教育,期望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發揮生命。德育及公民教育方面,本校透過各類型活動讓學生多方認識自己,建立自我形象並提昇自我管理能力:藉公民課、全方位活動等,引導學生肯定生命的價值,能愛護自己及尊重他人:協助學生明白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及國家上所擔當的角色和應履行的責任:擴闊學生視野,鼓勵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及活動,讓他們有關懷他人及投入社會的胸襟:教導學生明辨是非,並培養其獨立批判的思考能力。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支持推行融合教育,並安排老師參加「融合教育」證書課程,亦安排校本「融合教育」講座讓全體老師加深對融合教育的了解。設有「特殊學習需要小組」,以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考試及功課調適,並舉辦各項活動,例如社交小組、學習支援班等,以支援有關學生成長及學習的需要。 本校亦安排教育心理學家定期到校支援提供專業意見。本校亦成立「人才庫」照顧資優學生的需要,提供額外的學習經歷予資優學生,藉此擴闊他們的視野及提升人生目標。此外,本校積極發展課堂照顧學習多樣性的教學策略,工作計劃兼顧全班、小組和個人三個不同層次。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強調持續評估,除兩次考試以外,課堂表現、測驗、專題研習等俱為評估項目。初中考試前設有加強學習日,並於年終考試後設有補考及暑期增潤計劃,確保學生能達致一定水準,對於有學習需要的學生,本校亦設有功課及考試調適,以照顧多樣性。此外,中、英、數和通識科會在部份班別按能力分組,課程內容根據學生能力作調適,以照顧學生的差異。
(1) 家校合作 :
已成立家長教師會,設有兩名家長校董,以提升家長與學校的聯繫,並將家長的聲音引進校董會。本校家教會積極舉辦及協辦各項校內活動,一方面維繫家長間的關係,另一方面,亦豐富學生的校園學習經歷,協助學生的發展。另外,班主任亦透過家長日及每學期的"溫情電話",與家長保持緊密的接觸及了解,幫助學生成長。
(2) 校風 :
校風純樸,校內各人關係融洽,仿如一個大家庭。本著基督精神,強調愛、信任、體諒和關懷。推行「學校本位生命教育」、實行「雙班主任制」,積極建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信任,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建立正面的行為模式。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照顧學生多樣性;
2. 強化循道衞理人質素;
3. 促進學習評估。
此外,本校將貫徹推行「一條龍」學校的辦學理想,務求在課程、教學和學生個人發展等方面都能與「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連成一氣,讓學生可享有連貫並愉快的學習經歷,得著更整全的培養。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老師持續進修,提升個人專業水平。全部教學人員俱持有學士或以上學位,而所有編制內教學人員已接受師資培訓。校方按校本發展需要,安排校本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主要科目每循環周設同儕備課節,配合每學期「教研循環」的觀課及評課活動,促進交流。教師已漸漸培養出自我反思,不斷追求的專業精神,體現學習型組織的文化。學校已成為教育局的專業發展學校,在「照顧學習差異」方面與其他學校分享經驗,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