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管理架構 :
「學校行政會」、「學術發展會」及「學生成長發展會」統籌及協調各組別,訂立學與教及學生成長支援的發展方向及計劃。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
(3) 環保政策 :
1. 實施環保措施,包括:建設科學園,內有多個環保設施;2. 曾獲「可持續發展」學校獎勵計劃金獎;3. 正規及非正規課堂設有環境教育;4. 綠化及美化校園環境。
(1) 全校語文政策 :
1. 中、英並重;2. 增聘英文科教師、發展英語校本課程、舉辦英文活動、推行英語閱讀計劃等;3. 發展新高中課程;4. 課後及假期舉辦多個英語課程:初中英語劍橋英語課程、星期六英語增潤課程、暑期英語銜接課程、暑期英語增潤課程等;5. 設英語獎勵計劃:帶領學生參觀香港迪士尼、海洋公園等,讓學生寓學習於娛樂;6. 舉辦多元化英語活動:設校園英語大使計劃、英語茶座、節日慶祝活動、英語小司儀訓練等;7. 舉辦中文寫作小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校推薦學生參加「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並先後取得銀獎及三等獎;又曾七次獲得網上寫作展廊的「十優文章」獎。本校學生在元朗區公民教育委員會的「公民教育論壇」獲得傑出表現獎。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創建「科學園」,發展科學及科技教育: a)計劃涵蓋6大範疇:生物科技、水族保育、科技種植、生態環保、機械人科技及智能植物園; b)發展資優學生的潛能,培訓科學園領袖生。2. 學生近年在校外科學及科技比賽中: 共獲得接近150項全港科學比賽冠軍、亞軍、季軍及優異獎。3. 「水動火箭」比賽表現出色: a) 本校兩度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2011年於同一時間成功發射693枚水動火箭,2013年發射1056枚水動火箭。 b) 在「2014全港水火箭比賽」中,本校囊括中學組全港第1、2、3名及優異獎、公開組全港第1、2、3名及、優異獎及優秀外型設計獎。 c)在「2015全港水火箭比賽」中,本校囊括中學組全港第1、2名及優異獎、公開組全港第1、2、3名。4.「花卉比賽」表現出色: a)本校在2016香港花卉展覽(維園)花卉比賽獲得學界全場總冠軍; b)本校三度獲得中學組總冠軍的盆花優勝盃,即冠軍中之冠軍。 5. 本校於「2015花鳥蟲魚展覽花卉比賽」中獲得13項全港冠軍。6. 於屯門盆景蘭花展覽盆栽花卉參展比賽,本校三度奪得「中學挑戰盃」。7. 全港趣味科學比賽: a)本校已有10年獲得全港一等獎。 b)於2016「成在錙銖」比賽,本校初級組及高級組合共獲得4項一等獎及最佳設計圖獎。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多個科目舉辦「校本課程」、「跑出課室活動」。2. 課程重點:-
(4) 生涯規劃 :
以「全校參與法」理念,推行「生涯規劃教育計劃」。透過課程、活動等,協助學生及早認識自己、定立目標、擴闊視野,從而規劃前路。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德育及公民教育: a)創設「生命教育科」,包括:品德教育、公民教育、群體教育、性教育、感情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升學及就業教育、環境教育、健康教育; b)推動學生參加義工服務:本校學生連續兩年獲得「公益少年團」之「團員獎勵計劃」,代表本區參加境外交流; c)早會、週會、班主任課:德育短講或課題。2. 從閱讀中學習: a)設有網上閱讀、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跨學科英語閱讀計劃; b)定期舉辦書展、作家講座、寫作班等。3. 專題研習:多個科目推行專題研習,如通識科的「市區更新」。4. 資訊科技: a)部份科目以平板電腦教學,並配合課堂活動,提升教學效能; b)推行「運用資訊科技互動學習」,學生利用電子學習平台完成功課及進行學習活動; c)培訓資訊科技尖子及領袖生。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1. 中、英、數於課後安排拔尖補底課程,例如:中文寫作拔尖課程、數學進階課程等;2. 初中及高中於放學後、星期六及長假期:設有補習班。
(2)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1. 總結性評估:每年設三次考試;2. 持續性及多元化評估:透過測驗、課業、專題研習等,定期評核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學業水平。
(1) 家校合作 :
舉辦家長日、家長晚會、家長講座等。
(2) 校風 :
1. 校風淳樸,實施「教訓輔合一模式」,致力建立嚴而有愛、管教並行的校園文化。2. 以「全校參與法」的理念,推行多個計劃,例如:「中一培訓計劃」,當中包括中一培訓營、步操訓練、功課獎勵計劃等。計劃旨在教育學生在學業、品格、待人處事和人生態度等多方面,建立良好的習慣及正確的價值觀。3. 舉辦多個小組輔導活動,例如:人際關係小組、適應小組及溝通技巧小組。4. 舉辦各項獎勵計劃,例如:學科獎勵計劃、傑出才藝選舉、飛躍獎勵計劃、班中之星獎勵計劃。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提升學與教效能; 2. 提升學生英語水平;3. 發展學生潛能及領導才能;4. 推動學生追求卓越。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1. 設有科本培訓計劃;2. 舉辦交流會、工作坊;3. 教師定期進行集體備課、觀課及評課,提升教學質素。
課外活動/聯課活動 :
1. 每年舉辦超過200項聯課活動,包括:全校、社際、級社、學會、學科、午間、試後及暑期活動;2. 安排學生於暑假到專業及商業機構實習;3. 推薦或帶領學生參加境外的考察交流活動,例如日本、星馬、北京、上海等;4. 設有多支運動校隊、管樂團及舞蹈隊;5. 舉辦領袖訓練計劃;6. 學生在國際或全港的校外比賽中,屢獲佳績,每年平均獲獎超過200項。包括:朗誦、資訊科技、體育、音樂、舞蹈、攝影等方面。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途經「天龍路麗湖居站」之巴士 (例如:K73, 265B, 269B, 269C, 269M, 276B, E34A);港鐵西鐵線:天水圍站再轉乘輕鐵;輕鐵:天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