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實行校本管理,鼓勵教職員參與校政。以學生為本,設立工作小組,專注五育培養。各科組透過會議討論、日常交流及出席研討會、工作坊,發展教師專業,增加學校應變能力。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於2012年成立,成員包括保良局代表、獨立人士、校長、教員及家長。
(4) 環保政策 :
本校致力創建綠色校園,於校園生活中滲透環保觀念:學校鼓勵雙面印刷,多使用電子文件作通訊以節省用紙;課室內設廢紙回收箱,廢紙、墨水盒及碳粉盒等均作回收處理;全校洗手間已安裝節水設備,採購電器時以附有節能標籤者優先,課室冷氣只限於室溫達25℃時方可開啟。此外,本校亦推動及鼓勵學生參與環保團體舉辦的活動,如專題講座、「無冷氣日」等。
(1) 全校語文政策 :
透過全校建構模式,創造有利的英語環境,提升整體學生的英語能力。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以啟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經,協助學生認識學習方法為緯,並提供多姿多采學習機會及良好學習環境。安排全校戶外參觀、學科活動,以拓闊學生認知層面。晚間及假期開放溫習室,並於假期開放電腦室及圖書館。推動學生課外閱讀及網上學習,使學生具備終身主動學習、敢於創新、均衡發展的素質。初中著重語文及思考訓練,同時教導學生學習技巧與方法。中二級設專題研習週,培養學生研習技巧及自學能力。新高中則藉靈活的選科架構,為學生提供多個科目配搭選擇,以照顧不同的需要。而課程上除了會加強主科及學科訓練之外,亦會為學生提供多種不同的「其他學習經歷」機會,鼓勵他們參與五個範疇的「其他學習經歷」,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為升讀大學作準備。學校亦重視音樂素養的培育,樂器學習為初中音樂課程的必修部分,以發揮學生才華。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選修架構以照顧學生需要為原則,開設多個選修科目。學生可從中自由配搭及選取不同的科目組合。2. 課程重點: - 初中設地理及綜合商業科,而中三科學科則分拆為物理、化學及生物,讓學生於初中對各學科有較全面認識,有助高中選科時作出選擇。- 初中中國歷史科加入歷史與文化元素,培養學生的世界視野。- 初中設生活與社會科及專題研習週,配合高中修讀通識科需要。
(4) 生涯規劃 :
本組按學生在不同年級的發展需要,透過講座、工作坊、參觀大學及職場,以及個別輔導,為學生提供適切的生涯規劃教育,讓他們能按個人興趣、能力及志向,並配合社會的發展和需要,為未來升學及就業作出明智的選擇。本校的最終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將個人的志向結合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以預備畢業後隨著個人及社會的轉變適時作出反省及調節,以達至自我實現的終極目標。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德育及公民教育:成長課使用專業課程「共創成長路」的教材及電影片段,透過校園電視台及跨學科學習活動等媒介推動價值教育,以校本模式規劃全校德育課程。透過生活事件或熱門時事進行跨學科教學活動:讓學生多角度思考,並有機會探討德育、公民教育、性教育、環境保護和傳媒教育等議題。歷年的主題包括「南亞海嘯」、「流感/禽流感」、「WTO-MC6: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北京奧運」、「健康生活 - 反吸毒」及「選舉」等主題。舉辦國內考察團,曾先後到北京、南京、西安、江西、雲南及長江三峽進行遊學及交流活動。服務學習方面:本校組織海外義工服務,除擴闊學生的視野外,更讓他們有機會到其他國家服務有需要的人士。過程中,學生不單接受領袖訓練、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更可學習當地文化和有機會認識海外學生。對參與學生而言,絕對是一個難忘的經歷。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輔導教學、課餘及假期拔尖補底課程和暑期銜接課程。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除每年兩次考試外,亦根據學生日常表現作持續性評估(常分),學習態度亦為評核項目之一。
(1) 家校合作 :
保良局馬錦明夫人章馥仙中學家長教師會於2007年11月16日成立,每年均為家長及同學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不同課題的家長教育講座、BBQ晚會、親子一日遊、各種興趣班、功課輔導班等,活動深受家長及同學歡迎。家教會並每年出版年刊《青苗》,提供家長教育資訊,促進家校溝通。家教會致力增強家校間的聯繫及合作,給予學校支援,為學生營造更理想的學習生活。
(2) 校風 :
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良好。著重學生養成守時、勤學及守規等習慣。提供個人及小組輔導服務,協助學生預防及面對成長中的問題。成立家長教師會,發揮家校合作精神。重視雙向溝通,舉辦家長日、家長晚會、迎新活動及每季出版家長通訊。成立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推展成長課,編訂主題讓學生探討,以便建立正確價值觀。此外,領袖生和大哥姐朋輩輔導計劃予學生互助互勉的機會。而校長與教師於不同聚會與學生分享偉人事蹟、生活體驗、時事感想等,以培育學生的理想及積極的人生觀。
(1) 學校發展計劃 :
2015/16-2017/18年度三年發展計劃 :1. 提升學與教效能。 2. 優化生涯規劃課程,協助學生將事業/學業抱負與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聯結。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設校本考績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另各科組每年按需要自訂發展及培訓計劃,優化教學效果。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往機場E線巴士線、東涌區內多條巴士線; 港鐵:東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