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行政架構完備,管理妥善,具高效率。積極爭取額外資源,成就有目共睹,更獲教育局外評小組高度評價。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已於 2013 年 5 月成立。
(4) 環保政策 :
1. 委任1名環保經理,製定全校減少碳排放政策; 2. 積極參與康文署舉辦之「綠化校園計劃」; 3. 推行廢紙回收計劃; 4. 成立環保大使計劃; 5. 支持及參與無冷氣日; 6. 制定使用空調環保守則以節約能源;7. 綠色種植計劃。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除中文、中史、普通話及通識外,各班之其他科目均以英語授課。學生亦可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如英語日及英語話劇以增強其英語溝通的信心。學校亦十分重視學生的中文及普通話水平,透過形形色色的課外活動,如歌唱比賽及辯論比賽等,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強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策略,課堂設計著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亦透過聯課活動如戶外寫作、考察及遊學交流等,實行全方位學習,幫助學生擴闊視野及豐富其學習經歷。此外,本校有系統地在初中建立專題研習架構,透過跨科專題研習,培養學生共通能力及自主探究精神。近年本校亦積極推動學科每年進行全面檢視,加強教師間的專業交流,提升教學效能。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生亦可選修數學延伸單元二,以及音樂或外語如日文等作為附加選修科目。2. 課程重點:為配合新高中課程,本校於初中設有「通識及公民教育科」,培訓學生多角度及批判思維技巧;又於中三年級開設經濟及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的介紹課程,以輔助學生在新高中選修學科時,作出明智的抉擇。
(4) 生涯規劃 :
為促進同學之生涯規劃,本校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在全年會為同學安排一連串的活動。除了個人升學輔導,本校亦會舉辦週會、班主任課、工作坊及舊生分享會等,以增進同學的自我了解,對不同行業的認識,從而讓同學為自己的升學選擇作出有識見之決定。另外,本校亦鼓勵同學多參與由大學或其他機構舉辦之職業探索活動,為未來裝備好自己。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四個關鍵項目已然發展成熟。學生積極參與廣泛閱讀計劃及與閱讀相關的活動。各個學習領域亦加強學科對閱讀的要求。在專題研習方面,本校設有專責小組統籌初中專題研習之工作,使學生能有系統地掌握專題研習技巧。本校初中開設通識及公民教育科,配合課外活動如義工服務和模擬選舉等,令學生的品德及公民意識得以提昇。各學科除運用資訊科技作教學用途外,更積極提供網上學習資源,以助學生學習。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拔尖措施:成立精英計劃,安排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參加中英數培訓班、校外的資優課程及活動。並鼓勵他們在新高中課程修讀額外科目如外語等。補底措施:初中設有中文及英文輔導班。教學方面,老師們適當地剪裁課程及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務求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在評核方面,中一至中三級全年測驗及考試各兩次;部分科目會透過持續評核及專題研習評估學生之學科表現。中四至中五級全年兩次考試,中六級則為一次。
(1) 家校合作 :
本校十分重視教師與學生及家長的關係,早於2000年成立家長教師會,並設立家長資源中心。家長積極支持學校活動,與老師建立良好和互信的關係。家長教師會亦擔當重要角色,透過親子旅行、校長家長座談會、興趣小組,及不同工作坊及講座,促進學校與家長的合作關係。
(2) 校風 :
本校學生純樸、師生關係融洽,學生有強烈的歸屬感。除輔導組及駐校社工外,本校教育心理學家亦協助提供心理輔導支援。此外,「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班主任輔導計劃、性教育、生命教育、歷奇活動及其他預防性活動均能有效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增強教師層面的協作2. 建立學生健康及均衡的學習生活3. 培養學生具備有效學習者的素質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去年本校老師出席不同培訓及進修課程/工作坊共超過1800小時。透過教學研究、同儕觀課與協作以及分享等培訓活動,老師們持續提升專業水平。
其 他 :
本校學生在 2016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取得卓越成績,整體科目取得「第5級或以上」的百分率為34%,而取得「第 2 級或以上」更高達 99.6%。最佳個人成績為四科5**及三科 5*。兩位同學考獲四科5**、七位考獲三科5**或以上,及十八位考獲兩科5**或以上。此外,還刷新多項紀錄:本校尖子共摘取61顆「五星星」,當中更有18位獲得保良局頒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優異成績獎學金(2016),破歷屆紀錄。另數學科有十五位同學考得5**,物理科也有七位考取5**,都超越了以往紀錄。更令人欣喜的是,獲派本地聯招資助大學學位百分率高達 82.8%。其中,21位同學升讀香港大學,26位入讀香港中文大學,9位考入香港科技大學,及23 位入讀香港理工大學。這些成就不僅標誌著同學們的努力,也見證著我校老師們在教學和備試上付出的辛勞。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259D、59A、59M、59X、962、962A、962P、962X、N962、A73、B3、K52;輕鐵:507、610、614、615;專線小巴:43D,44,44B。
備註 :
外語課程:日文;其他學習經歷: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藝術及音樂課程、生命歷奇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