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推行校本管理,由法團校董與校長、家長教師會及各行政組別,切實履行校本管理精神。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於2007年成立法團校董會。
(4) 環保政策 :
由專責小組及環保經理推行有關措施及活動。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十分注重學生的英語水平,先後推出37項英語政策,包括寫作計劃,唱歌學英文、英語大使、學生英語學習檔案及網上學習等。另外,中一至中六級的中、英文會話同樣額外開設30班,令課節的師生比例最低降至1:18,而部份班別的師生比例更降至1:15,讓學生可以得更多訓練說話技巧的機會,老師亦可更全面指導個別學生各類技巧。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第五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除中國語文、中史、中國文學外,全部科目(包括通識教育科)均以英語應考。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和通識教育科四個核心科目取得2-5**級別成績為99.4%,取得4-5**級別成績為60.2%。全部科目取得2-5**級別成績為99.3%,取得4-5**級別為60.8%。5屆文憑試英文科取得3-5**級別平均94.6%,合格率均為100%。至於學生在課外活動上的表現屢獲外界認同,2015-16年學術和運動項目獲學界或區賽冠、亞、季軍和優異獎共270項。於2015-16年,為堅持推行多年的英、數科小班教學及配合各學科的科本需要,本校額外運用數百萬元增聘17名教師及助理教席,優化各教學範疇。中五及中六級英文科各級均為5班10組及數學科中三全級、中四至中六級文科班的師生比例為1:18,而中六級英文科的師生比例更低至1:13。過去4年,本校畢業生入讀本地大學學士學位課程達466人。截止目前,本年度畢業生入讀本地大學學士學位課程逾120人,即5年逾586人。最佳成績為1位學生5科5**2科5,1位學生3科5**3科5*2科5及1位學生3科5**2科5*3科5。入讀之學系分別有︰醫學、保險及財務與精算學、風險管理科學、會計學、中醫、物理治療、經濟與金融、工管、工程、教育及護理等。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為讓學生瞭解高中課程結構,學生選科前會參與各科選科簡介及家長晚會,學生按能力和興趣選取心儀選修科目。2. 課程重點:學校一向重視提昇教學效能,除額外運用逾數百萬元額外增聘17名教師及助理教席以優化各教學範疇。學校同時聘請不同國家的外籍老師、學科專職導師及助理教席,讓學生對學科知識有另一種體會,亦同時加強了學生對不同課題的興趣。為更有效能地配合多元智能學習策略,學校運用不同資訊科技設備輔助學生進行學習。
(4) 生涯規劃 :
透過工作坊、參觀活動、模擬職場訓練、面試技巧及性向測試等,讓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長處、激發對學習和社會工作環境的好奇心、培養規劃及作出決定的能力,並藉不同的學習經歷和事業探索活動,認識各行各業及銜接各升學就業的途徑、關心自己的發展,為升學或就業作出明智的選擇。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5-16年得到家長捐贈及學校撥款約港幣$92,000添置各類型的書籍及期刊,並推行一連串的閱讀活動,包括喜「閱」計劃、校內書展、好書分享、一人一書計劃及閱讀龍虎榜等來推廣閱讀風氣,培養學生愛讀課外讀物的習慣。亦繼續推出「廣泛閱讀計劃」以配合「深化閱讀計劃」,加強學生閱讀文章的能力,通過不同層次的廣泛及深化閱讀,讓學生在知識、技能、態度及心靈上邁向全人發展。再者,為提昇學生閱讀跨地域報紙的風氣,本校更向新聞內容供應商購買網上新聞及資訊的搜尋服務。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各科按其科目特色設計不同程度的工作紙,並於工作紙內加入不同難度的題目,讓不同能力的學生可按其能力進行學習﹔另外,老師亦會定期填寫學生的學習表現報告和進行班本保底或拔尖計劃,同時會以進展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等不同形式檢視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協助部份未能完全達到升班標準和在日常測考總平均分未達標者,學生須參加試升或強固計劃,於每星期完成補充練習、導修和評估。中一級進行一連串的拔尖、保底及增潤班,科目為中、英、數三科。中二及中三級採用「師徒制」,科任老師按學期考試成績選取須進行拔尖或保底的學生,老師以個別或小組形式跟進每位學生學習上的強弱項。除此次外,學校亦聘請專業導師到校為中一至中四級學生提供中文、英文、數學及科學科之學術課程,課程以課題單元為學習目標。學生於平日課堂中對某些課題遇有不明白時,除可直接找科任老師查詢外,亦可透過報讀這些短期學術課程,由相關導師將該課題重新教授並進行評估,鞏固所學。針對中六級的學習表現,更進行項目分析,讓科任老師掌握各學生在學科上不同單元和課題之表現。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除一般考核性評估,中英數三科均設校內評估,每年平均皆有雙位數正增長。本校引入自評機制,學期終學生需填寫自評問卷,以作檢討和修定。於文憑試方面,為盡早完成教授整個課程及提昇學生應試技巧,中六級同學須於課後及假期進行補課,各班均由科任老師輪流為學生進行溫習。部份科目均聘請教學助理協助進行拔尖保底,以小組形式提昇學生高階思維和鞏固基礎知識。
(1) 家校合作 :
印製《棠晴》、《文集》、《棠內堂外》、《家校通訊》等及各學術雙週的摘要供家長閱覽。此外,每年安排2次家長聚會,讓家長和老師直接面談。另外,亦安排班主任每年2次致電家長,與家長分享學生在校情況。
(2) 校風 :
為強化學生網上德育操守,以灌輸學生正確價值觀及建立正確使用互聯網媒體的態度,訓導組、輔導組、學生事務組、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推行網上德育操守教育計劃,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主題,包括網上欺凌、網上誹謗、非法上下載圖片及資料、網上偷竊及駭客行為等,並配合不同的教育活動,如剪報討論、短片及電台廣播、標語設計比賽、網絡糾察、講座或工作坊等,讓學生明白於互聯網上作出不法行為須負上的刑事責任,切忌以身試法。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照顧學生學習差異;2. 促進學生個人成長。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平衡老師專長及學校發展需要進行不同的專業培訓活動。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九巴:2F、3B、3C、3D、3M、5C、203E;隧巴:116; 專線小巴:19M、3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