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關注事項 :
1. 以人為本,關愛校園。2. 語文為本,雙語並重。3. 堅毅為本,樹立目標。
(2) 學校管理架構 :
實施校本管理,以學生為本的方針推展校政,設不同委員會負責處理學校發展及支援、學與教、學生培育等工作。重視溝通合作,通過家長教師會及學生會,讓家長與學生群策群力,使學校運作更趨完善,並定期召開全體教職員會議,討論及議決各學校政策。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立法團校董會包括辦學團體校董、獨立人士校董、家長校董、教師校董、校友校董及校長。而處理日常校政工作,檢視學校政策,由校政委員會負責;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助理校長及資深教師等。
(4) 環保政策 :
校園廣植樹木花卉,環境優美,並於2014年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綠化天台。本校致力推行環保政策,如減少用水用電等。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本校榮獲第十四屆香港綠色學校獎銅獎。
(1) 全校語文政策 :
學校重視學生的語文發展,積極提升同學兩文三語的能力。中、英文科均參與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優化課程設計,提升教學效能。中文和英文科均分組小班教學,高中設小組口語訓練,提升學生的說話能力。中、英文科均積極舉辦各種語文活動,如書法比賽、說故事比賽、寫作比賽、小組討論比賽,又參與校際朗誦、聯校小組討論、校外寫作等比賽,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學校聘有兩位外籍英語教師教授會話課,並於英文活動中心舉行活動,為同學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設有英語延伸活動組,舉辦多元化活動,如每週英語日、午間活動、戲劇訓練、班際話劇比賽、聯校交流等,鼓勵學生活用英語。此外,初中所有科目均設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增加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2019/2020學年部份中一班別的人文科目及科學科用英語進行學習。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著重因材施教,中、英、數三科因應學生能力分組教學。設有延伸課節,讓老師充分利用課後時間,進行「拔尖補底」。2. 初中設生活與社會科,方便銜接高中通識;高中開設文、理、商科,照顧學生不同興趣,亦讓學生報讀應用學習課程。3. 老師運用不同教學策略,如小組討論、專題研習等,培養學生的協作、溝通、解難、批判性思考等能力。4. 為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每星期設兩日早晨閱讀課。閱讀組亦舉辦如書迷會、書式劇場、親炙作家講座等活動,促進校園閱讀文化。5. 設有同儕觀課、共同備課節,收觀摩、分享之效,校方更鼓勵老師持續進修,提升教學質素。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中史、經濟、倫理宗教、地理、歷史、旅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生物、化學、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藝。2. 課程重點:高中按學生興趣及能力開設選修科目,亦重視其他學習經歷,並設生活藝術科,教授攝影、電影賞析、戲劇、時裝設計、舞蹈、篆刻、禪修等知識。
(4) 生涯規劃 :
本校著重學生的生涯規劃,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個人規劃、訂立目標,以及認識銜接各升學就業途徑的資訊。生涯規劃、升學及就業輔導委員會每年學期初協助學生訂立目標,並適時與他們作檢討,讓學生更全面認識自我及發展個人潛能。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設學生培育統籌委員會,籌劃學生培育活動,各級重點不同,中一及二注重自律的訓練,中三及四在自律層面上,著重培育學生自信;中五、六則強調學生須有自強精神,面對挑戰,期望學生畢業後,成為「自律、自信、自強」的三好「畋園」青年。全校學生均參與義工服務,讓學生體現「顯同體悲」的精神,貢獻社會。2. 推動電子學習,提升學與教的效能。為配合時代步伐,老師積極進修,以創新的教學法增加師生互動,鞏固學生所學。全校已購置二百多部平板電腦,學生可以一人一機運用平板電腦上課。3. 善用資源,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在學校起動計劃的資助下,優化設施,如擴建圖書館,增建科技創意空間、多媒體發展中心、演藝中心、英語學習中心、休閒活動空間等,為學生提供更良好的學習環境。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分配資源,於中文、英文及數學科進行分組授課,減低學生人數,老師因應學生能力調適教材,深化所學。對能力較優異的學生,推行尖子計劃,提升同學的知識、技能,開拓視野,訂立更高的目標。
(2)「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1. 成立融合教育委員會,成員包括教師、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家長提供支援;2. 增聘教學助理、活動主任、言語治療師,與教師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個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3. 就不同的特殊學習需要(讀寫障礙、言語障礙、自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等,外聘機構負責提供訓練。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本校全年設三次考試,同時推行持續性評估,包括課堂習作、測驗、專題研習、學習態度等均作評估項目。及至學年終結時,通過報表及反思短文讓家長了解其子女在測考以外的表現、得著。學生亦可因應具體情況,申請特別考試安排。
(1) 家校合作 :
1. 每學年的九、十月,班主任會先通過電話與所有家長聯絡,以互相認識,並了解新學年學生的需要。另本校於十月、十二月及三月舉辦家長日,除商討學生品學問題,交流管教子女的經驗外,亦使家長對學校政策有更深的認識,達致家校同行,攜手培育學生健康成長。2. 成立家長教師會,加強家長與學校聯繫,關注學生進德修業。活動形式多樣化,如座談會、工作坊、中一家長講座、親子晚會、親子旅行、興趣班、義工服務等,讓家長能融入學校的大家庭。3. 家長教師會撥款贊助學校舉辦不同性質的課外活動,包括領袖訓練、義工服務、排球、舞蹈、戲劇等活動。 同時設立「班際學業進步獎」、「班際品行優異獎」及「全年準時交齊功課獎」,鼓勵同學進德修業。4. 定期出版家長刊物。
(2)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紀律嚴明,全校致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讓學生學會知識技能的同時,能夠自我完善,將來立足社會,可以終身學習,貢獻社會。為此,本校推行訓輔合一,全體教師參與訓輔工作。另外,為使中一至中五級學生得到更適切及全面的照顧,實行「雙班主任制」,而中一、二學生則留校午膳,期間參與午間活動,讓學生善用餘暇。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以人為本,建立一個和諧關愛的校園。2. 語文為本,從學生角度出發,改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成績。3. 堅毅為本,學生能夠了解自我,在不同領域上樹立目標,樂於嘗試,敢於承擔,做好自己。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學校每年按學校發展需要及重點關注事項舉辦3至4次大型專業發展及培訓日,如研討會、工作坊等,讓老師與時並進,裝備自己。另外,每學年設有「開放教室」、「主題觀課周」等活動,鼓勵同儕交流,提升學與教的質素。
全方位學習活動 :
本校鼓勵學生參與各類活動,發揮潛能,培養領袖才能。課外活動主要分4大類:興趣小組:中樂團、合唱團、園藝及環保組、創意思維學會和舞蹈學會;服務性組織:童軍、女童軍、聖約翰救傷隊、入境處青年領袖、少年警訊;代表隊(體育):柔道、田徑及越野、男子籃球、男子排球、女子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及跳繩;短期興趣班:結他班、模型班、儀容班、蛋糕製作班等。
其 他 :
歷年獎項:(一)學術:1. 70屆學校朗誦節中學一、二年級集誦(英語組)亞軍、中學一、二年級詩詞集誦(粵語組)季軍、普通話組獨誦二冠、一亞、二季及多個優良獎項;2. 「華夏盃」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2018晉級賽二等獎及三等獎;3. 佛聯會會屬中學中文科小組討論比賽表現卓越獎;4. 佛誕徵文比賽2019冠軍。(二)體育:1. 在50屆香港柔道邀請錦標大賽、2019香港柔道冠軍賽、2018香港青少年柔道錦標賽等奪取60多面獎牌;2. 在2019亞洲及太平洋跳繩錦標賽2019榮獲多面獎牌,並於第四屆全港學界跳繩比賽奪全場總冠軍;3. 沙西區女子排球賽丙組蟬聯冠軍;4. 沙田及西貢區中學校際排球比賽男子(甲一組)亞軍、滅罪盃2018沙田警區中學排球比賽亞軍。(三)藝術:1. 香港活力鼓令24式擂台賽(大專及中學組)季軍;2. 2017香港青年音樂匯演中樂團比賽優異獎;3. 沙田區舞蹈比賽銀獎、喜躍沙田舞走毒品舞蹈比賽2017季軍及第五十五屆學校舞蹈節三人舞甲級獎群舞Team A及Team B甲級獎;4. 佛誕卡設計比賽電腦設計組榮獲冠軍。(四)創意、科技及媒體1. 代表香港遠赴美國參加「2019 ROBOFEST機械人比賽」,榮獲RoboArts機械人藝術節(高級組)冠軍,並於Exhibition機械人創意賽(高級組)獲得我最喜愛項目大獎;2. 第二十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高中組研究及發明(數理及工程)一等獎、美國耶魯大學科學與工程學會特別獎;3. 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工程學(高級)一等獎;4. 2019創意思維香港地區賽香港區賽冠軍,並代表香港遠赴美國參賽,勇奪世界季軍;5. 「M21年度校園影片大賽」榮獲「最佳校園新聞」冠軍及「最佳紀錄片」亞軍。(五)其他:1. SCMP「Student of the Year 2018」2nd Runner-up of Community Contributor. 2. V-net義務工作嘉許狀2018。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72、72A、80、80K、81、81S、82K、85、86B、88K、283、46X、E42;港鐵:東鐵線及馬鞍山線大圍站。
備註 :
核心科目科設以小組教學,以提升學習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