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關注事項 :
I. 好學善學,求進求成:在學與教的策略中實踐六大正向元素的正向教育,提升學習效能。II. 正念正向,思恩感恩:在多元活動中實踐六大正向元素的正向教育,培育及發展學生的品格強項、成長性思維及「人生四功」。
(2) 學校管理架構 :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的代表、校長、家長、校友及教師代表所組成,下設有由校長及資深老師組成的校政諮詢委員會,定期檢討校政,訂定發展方略,及制定年度學校關注事項等。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已於2009年8月31日成立。
(4) 環保政策 :
本校一向注重推動環保,致力提高同學的環保意識及使同學能建立綠色生活。配合本年度的關注事項【正念正向,思恩感恩】,學校有以下活動:
公民教育組及轄下的公民大使在學年間透過班主任課、早會宣傳、分享、短片播放及午間活動等,引發同學思考個人消費模式對環境所做成的影響以及關注動物權益等議題,並致力推動校園減廢及回收。
(1) 全校語文政策 :
為增加同學接觸英語語境的機會,初中課程中除語文科外,將在部分非語文科目推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及在課餘舉辦英語話劇等的聯課活動。此外,初中數學科更會因應學生程度推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高中亦會因應學生能力及學科特質,採用不同教學語言,以增強學生學習效能。另外,利用校本資源,語文科於不同級別分拆小組教學,增加師生比例,以加強對同學的關顧。中三升中四時,學校為改變教學語言的學生安排銜接課程。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課程多元化,並注重兩文三語的培訓。初中因應同學的能力而編班,教學活動及課業設計,均因應實際情況而作出調適,從而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和效益。1. 初中主要按學生語文能力分班。2. 每年的學校活動日,讓同學走出課室,靈活學習,擴闊學生學習經歷。3. 除科本專題研習外,校方亦安排中一、二級同學作大型的專題研習活動。4. 本校圖書館致力推動閱讀計劃,擔任統籌和支援各科推行閱讀任務的角色,把閱讀氣氛慢慢滲透到各同學的學習中,如安排午間閱讀課節。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同學可於十科選修科目中選取兩科修讀。2. 課程重點:初中著重培訓學生閱讀、寫作及說話能力。而在數學及科學科亦作出課程改革,加入英語元素。另透過英語大使計劃,提升校園學習氣氛。為配合新高中學制,在高中推行校本的綜合藝術課及佛學課節,擴闊同學的視野。
(4) 生涯規劃 :
本校事業教育組為同學提供個別輔導,協助同學加強升學及就業方面的意識,了解個人的特質、興趣和強項,認識工作世界,以配合將來升學及就業的發展,為同學的生涯作好規劃。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設有午間閱讀課、閱讀獎勵計劃等,並配合各科的活動,推動校內的閱讀氣氛。 2. 各科多利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習,而師生皆能夠將資訊科技融入日常的學與教當中,如網上練習、網上分享學習成果等。 3. 除各科科本專題研習外,校方亦安排中一及中二級同學作大型的專題研習活動。 4. 透過不同活動進行德育及公民教育,例如早會時事分享、時事展板等。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學校因應學業表現稍遜的同學提供學習支援,如初中課後功課輔導班、初中英語增潤課程、初中數學奮進計劃、言語訓練及邏輯思考訓練班等,藉此改善學生學習方法。此外,老師會透過科目、班別及級別會議,檢討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改善辦法,為同學制定合適的輔導計劃。課任老師會按個別學生的需要,靈活地作出調節,並於課堂以外繼續跟進有學習困難的同學。學校亦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同學提供適切的輔導和協助。另外,學校更在中一至中三級實行雙班主任制,於學業以外,能給予學生更多的照顧。
(2)「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統籌教師、教育心理學家、社工及學校輔導員等)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安排教師報讀融合教育相關的課程,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其他校內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包括學校輔導員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同時,外購言語治療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訓練。我們亦透過多元化教學策略、優化分層課業及測考調適等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成效。本校亦與教育局及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緊密協作,定期進行個別會議及學生評估,並邀請家長參與會議及工作坊,共同為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定期檢視計劃成效,讓家長掌握有效照顧及教導子女的技巧。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初中主要按學生語文能力分班,老師根據不同班別剪裁課程及調節課業要求。另外,大部份科目已加入持續性評估元素,類型包括日常課業、測驗、閱讀報告、專題研習和學習態度等,務求做到因材施教、多元發展。學校亦會為有學習障礙之同學提供校內考試調適。
(1)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1995年成立,每年均舉辦家長座談會、講座、親子旅行、親子燒烤晚會以及素食午膳等活動,既為家長提供協助輔導,亦培養和諧的師生及親子關係。
(2) 校風 :
校風純樸,五育並重,培養學生成為家中之孝子、學校中之好學生,替他們成為未來的社會主人翁作好準備。
(1) 學校發展計劃 :
本年度強調培養同學主動學習的精神,提升語文能力及建立正向的價值觀。我們將舉辦治學雙週、各種班際比賽及由校內不同組別舉辦的活動等,令同學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而各科組亦在課程上作出配合,幫助同學掌握兩文三語的運用。本學年的關注事項:I. 好學善學,求進求成:在學與教的策略中實踐六大正向元素的正向教育,提升學習效能。II. 正念正向,思恩感恩:在多元活動中實踐六大正向元素的正向教育,培育及發展學生的品格強項、成長性思維及「人生四功」。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學校除每年舉行三次教師培訓日外,還鼓勵教職員參與教育局及其他專上院校所舉辦的研討會、培訓課程甚至與教育相關的碩士學位課程或專業文憑課程,亦嚴格規定教職員每年的基本進修時數;上年度本校教師的平均進修時數高於教育局的要求。
全方位學習活動 :
課外活動包括無伴奏合唱隊、管樂團、中國舞蹈隊、創藝隊、戲劇隊、辯論隊、競速飛行隊、策略遊戲學會、科探大殿堂、藝文青學會、智力訓練學會、創新科技隊、學佛園地、男童軍、公益少年團、女童軍、少年警訊、紅十字會、田徑隊、男子羽毛球隊、女子羽毛球隊、籃球隊、乒乓球隊、排球隊、視聽攝製隊、事業先鋒、公民大使、義工青苗。 聯課活動包括學校活動日、趣味科學比賽等。
其 他 :
本校各團隊一向積極參與校際及不同的公開比賽,並屢獲殊榮。於去年獲獎包括:學術方面:在「第七十屆香港學校朗誦節」中,我校獲英語詩詞及散文獨誦:優良獎三十個及良好獎十六個;英語詩詞及散文集誦良好獎。在第十三屆「善言巧論:全港學生口語溝通大賽」中,獲得中文文憑小組討論項目優異獎三名。在「第十屆Super24邀請賽」中,獲三等獎三名。在「第二十一屆香港青少年數學精英選拔賽」中,獲得三等獎一名。在「華夏盃(香港賽區)2019」初賽中,獲三等獎三名、二等獎兩名、一等獎兩名。藝術方面:在「第七十一屆香港學校音樂節」中獲聲樂獨唱優異獎。在「香港聯校音樂大賽」中獲得金獎。在「第五十五屆學校舞蹈節」,獲中國舞群舞甲等獎。在「校際戲劇比賽」中,獲得傑出合作獎、傑出演員獎三名。在「黃大仙動起來創意短片比賽」中,獲得亞軍。體育方面:在「香港學界田徑錦標賽」中,獲男子甲組八百米季軍、男子甲組一百一十米跨欄冠軍、男子丙組一百米跨欄冠軍、女子甲組鉛球亞軍、女子丙組四百米季軍。在「黃大仙區五人籃球聯賽」中,獲甲組殿軍。在「K-League九龍區中學五人籃球賽」中,甲組、乙組、丙組均獲季軍。在「香港及九龍第二組學界沙灘排球比賽」中,獲女子乙丙組季軍、女子團體亞軍。其他:「第十二屆黃大仙區傑出學生選舉」初中組及高中組優秀學生獎各一名。「新機遇遊學團獎學金-英國遊學圑」兩名。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港鐵:彩虹站(由C2出口步行約十分鐘); 巴士:3M、3B、3D、116、203E; 專線小巴:19、54、72。
備註 :
學校與校外機構合辦應用學習課程,供部份中五及中六級同學修讀;另外,逢星期五下午均為其他學習經歷時段。為增強學與教的效能,高中個別科目會將四班同學分拆五組,增加師生間的比例,以提升教學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