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重點關注事項:
不一樣的教育,每個孩子也是第一名。 學 校 管 理 (1) 學校管理架構 : 法團校董會由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神職人員、社區人士、教師代表及家長代表組成。法團校董會主席(校監)及辦學團體校董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委任。家長校董及教師校董分別由全體家長及教員選出。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體校董會成員共十一人,包括辦學團體代表七人,校長一人,社會獨立人士一人,教師校董一人及家長校董一人。 (3) 環保政策 : 學校設廢物分類環保箱,配合回收,鼓勵循環再用。校園廣植樹木,提供綠化環境。學校安裝節能空調系統,室溫維持在攝氏25.5度,減少電力消耗。 教 學 規 劃 (1) 全校語文政策 : 學校貫徹兩文三語政策。初中以母語教學為主,高中按學生程度及能力以中文或英文授課。
(1) 學校管理架構 :
法團校董會由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神職人員、社區人士、教師代表及家長代表組成。法團校董會主席(校監)及辦學團體校董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委任。家長校董及教師校董分別由全體家長及教員選出。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體校董會成員共十一人,包括辦學團體代表七人,校長一人,社會獨立人士一人,教師校董一人及家長校董一人。
(3) 環保政策 :
學校設廢物分類環保箱,配合回收,鼓勵循環再用。校園廣植樹木,提供綠化環境。學校安裝節能空調系統,室溫維持在攝氏25.5度,減少電力消耗。
(1) 全校語文政策 :
學校貫徹兩文三語政策。初中以母語教學為主,高中按學生程度及能力以中文或英文授課。於初中三個指定的非語文科目(數學、 綜合科學、 電腦)推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模式包括:1. 科學科與英文科教師協作,進行英語增潤課程。2. 科學和數學科以英語教授個別單元。3. 使用英文筆記、學習材料和資訊科技教學資料授課。4. 習作、測驗及考試將按比例加入英文題。5. 強化理科和數學科的銜接課程。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全年分兩個學期,採用靈活的上課時間安排,以配合學生的專注能力和互動的教學設計。教師以多元的教學法培養學生思考、表達和自學的能力。初中開設通識教育科,有策略地配合新高中學制的發展。教師透過教學研習課設計教學活動及課業,評估學生學習進度及反思教學效能,俾能提升教與學的效能。本校致力發展「校本課程」,配合學生的能力與需要。教師透過「教學研習課」共同設計合適課程及課業、商議評核方法、討論教學法。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成效均見提升。靈活安排上課時間表,高中學生按自己的能力及興趣修讀選修科目。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開設新高中選修有13科目。2. 課程重點:為配合新高中學制及同學成長上的需要,本校推行校本課程,包括:通識教育(中一至中三)、宗教倫理、生命教育、創意藝術。
(4) 生涯規劃 :
為各年級組織生涯規劃課,藉此建立概念,探索個人性格及職業的關係,從而制訂職路目標。提供職業及升學講座,包括職業性向工作坊、介紹多元升學出路、面試技巧、考察體驗(院校/職場/工作體驗/暑期事業或課程/商校合作計劃/境外遊學)等,拓展於中六級進行個人/小組支援「生涯窺探師生面談計劃」,大致能協助學生較適切地訂定個人目標及生涯路線。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從閱讀中學習:設晨早閱讀時段,全校師生一起閱讀。定期舉辦閱讀分享會。邀請作家到校分享寫作心得,鼓勵寫作。各學習領域推動廣泛閱讀,拓闊知識領域。除語文科推行班本的閱讀獎勵計劃外,各學科亦編定閱讀策略。2.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設內聯網、網上創作園地,增強學習興趣與成效。3. 專題研習:推動科本及跨科專題研習,開展小組或個人專題探究。4. 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早會、班主任課、宗教及倫理課、生活教育課,義工及社會服務,推動學生關懷社區弱勢社群。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校本課程配合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設有核心及延展課程,初中設有課後功課督導班。高中學生按個人的能力及興趣,選修學術、體藝、實用及應用學習課程。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個別教育計劃及考評調適,並由專職教師跟進學習進度。為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在課程及評估方面,均作適當的調適,在課餘提供學習輔導。
(2)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採取持續、多元及校本的評估,注重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表現。全年分為兩個學期,每學期設一次考試,一次統一測驗。教師善用評估結果,調適教學內容、進度及教學策略。
(1) 家校合作 :
本校設有家長教師會,重視家長培育及家長參與,舉辦親子及家長培育工作坊,建立良好的親子、師生及家校關係。學校視家長為重要合作夥伴,願意聆聽家長意見,並作出適切的回應。
(2) 校風 :
校風樸實,師生奮發上進、關係親切。透過「雙班主任制」、班級經營、生活教育課、獎勵計劃、每月模範生、關懷大使、留校午膳等,增進師生溝通,確立愛與關懷的校風,以基督的愛陪伴學生成長。
(1) 學校發展計劃 :
學校定下「學校策略發展藍圖」,著力:1. 推展天主教教育。2. 優化學與教的素質。3. 重視學生成長與建立愛與關懷的校風。4. 建立社區夥伴關係,善用社區資源。 本學年以「課堂學習齊參與 知禮守規顯實力」為學年主題,學年的關注事項包括:1. 提昇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2. 團結合羣。3. 拓闊兩文三語的語境。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教師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優化教學。為配合課程發展及學生學習的需要,教師積極參與研討會及工作坊,促進專業交流及發展。教師積極進修,修讀教育碩士課程及與教學相關的專業課程。
課外活動/聯課活動 :
基督青年團、學術學會、興趣小組、社會服務、制服團隊 (童軍、紅十字青年團、交通安全隊)、足球隊、籃球隊、泳隊、田徑、乒乓球、劍擊、戲劇組、視覺藝術、合唱團、海外學習、國內考察、多元智能挑戰營等。
其 他 :
1. 設多元學習活動,安排多項境內及港外學習考察活動供學生選擇,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2. 學校積極發展「一人一制服」,多元學習經歷及全校參與社會服務等項目,有助學生身、心、靈的全面發展。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4、4X、7、30X、37A、37B、37X、38、40、40M、43X、71、90B、91、95C、970X、970、973。專線小巴:22、22S、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