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重點關注事項:
強化自主學習能力,營造勤奮進取的學習風氣;提升品格情操,營造正面關懷的校園文化。 學 校 管 理 (1) 學校管理架構 : 以學校核心價值為主導,管理模式以人為本。已建立自評機制與反思文化,以確保教育質素及學校持續發展。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除辦學團體校董外,另有獨立校董、家長校董和教師校董各兩名,成員各具專長,包括大學教授、律師、醫生、會計師等專業人士。 (3) 環保政策 : 按可持續發展「5用原則」推行環保政策,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可持續發展教育示範學校」榮譽,另獲香港政府頒發「可持續發展學校獎勵計劃」金獎和最高榮譽的最傑出表現獎,以及「香港環保卓越獎」中學組銀獎。 教 學 規 劃 (1) 全校語文政策 : 初中部份班別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教授數學、綜合科學及地理,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和運用英語,裝備能全面以英語學習。部份班別的學生在上述科目,循序漸進地增加以英語學習的時數。投放大量資源增強英語基礎,英文科團隊強大,包括外籍英語教師,全校英文教師共14位。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課程配合時代需要,除科目知識外,更著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習慣與態度。善用伊利沙伯中學舊生之龐大支援,及社會各界如扶輪社、獅子會、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網絡,使學生的學習機會超越校舍樊籬,擴闊同學視野,培養其使命感。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平均每班30人;提供多達14個選修科目供學生選擇。2. 課程重點:校本課程經驗豐富,除增強學生基礎知識,綜合人文科著重概念建構、批判性思考、專題研習能力和協作能力的培養,綜合科學著重科學探索和創意解難能力培養。購置大量先進實驗儀器,包括分子生物實驗設備,並以二人一組進行實驗,讓學生更投入於科學探究。 (4) 生涯規劃 : 學校為中一至中六級同學提供多元化的輔導服務及活動,以滿足同學生涯規劃教育的需要,包括導師計劃、實習計劃、職場考察、生涯規劃教育營、小組輔導等。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全校推行閱讀課,並舉辦閱讀沙龍等活動。圖書館藏書量逾三萬,另提供套裝書系列予各班借閱。於課程統整、專題研習與協作學習具豐富經驗,在教育界內廣為稱著。採嚴而有愛的培育理念,推行雙班主任制,透過成長課、領袖訓練計劃、事業探索和社區服務等活動,輔助同學建立自尊感、正確價值和公民意識。 學 生 支 援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設立專責小組,協助資優學生充份發展潛能,成效顯著,對於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亦照顧有加。 (2)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採用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評估方式多樣化,除測考,亦包括專題研習、論文寫作及實驗設計等。學年初將評核計劃連同各科功課及溫習計劃派予學生,協助學生為學習作妥善準備。 (3) 學費減免計劃 不適用。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1) 家校合作 : 重視與家長溝通,使學生於成長和學習方面獲得更佳照顧。家長對本校的評價非常正面,家校合作關係良好。 (2) 校風 : 校風純樸,秉承校訓「修己善群」的精神,建立同學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良好品格,並以貢獻社群體現更高層次的道德情操。 未 來 發 展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需要。
(1) 學校管理架構 :
以學校核心價值為主導,管理模式以人為本。已建立自評機制與反思文化,以確保教育質素及學校持續發展。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除辦學團體校董外,另有獨立校董、家長校董和教師校董各兩名,成員各具專長,包括大學教授、律師、醫生、會計師等專業人士。
(3) 環保政策 :
按可持續發展「5用原則」推行環保政策,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可持續發展教育示範學校」榮譽,另獲香港政府頒發「可持續發展學校獎勵計劃」金獎和最高榮譽的最傑出表現獎,以及「香港環保卓越獎」中學組銀獎。
(1) 全校語文政策 :
初中部份班別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教授數學、綜合科學及地理,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和運用英語,裝備能全面以英語學習。部份班別的學生在上述科目,循序漸進地增加以英語學習的時數。投放大量資源增強英語基礎,英文科團隊強大,包括外籍英語教師,全校英文教師共14位。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課程配合時代需要,除科目知識外,更著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習慣與態度。善用伊利沙伯中學舊生之龐大支援,及社會各界如扶輪社、獅子會、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網絡,使學生的學習機會超越校舍樊籬,擴闊同學視野,培養其使命感。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平均每班30人;提供多達14個選修科目供學生選擇。2. 課程重點:校本課程經驗豐富,除增強學生基礎知識,綜合人文科著重概念建構、批判性思考、專題研習能力和協作能力的培養,綜合科學著重科學探索和創意解難能力培養。購置大量先進實驗儀器,包括分子生物實驗設備,並以二人一組進行實驗,讓學生更投入於科學探究。
(4) 生涯規劃 :
學校為中一至中六級同學提供多元化的輔導服務及活動,以滿足同學生涯規劃教育的需要,包括導師計劃、實習計劃、職場考察、生涯規劃教育營、小組輔導等。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全校推行閱讀課,並舉辦閱讀沙龍等活動。圖書館藏書量逾三萬,另提供套裝書系列予各班借閱。於課程統整、專題研習與協作學習具豐富經驗,在教育界內廣為稱著。採嚴而有愛的培育理念,推行雙班主任制,透過成長課、領袖訓練計劃、事業探索和社區服務等活動,輔助同學建立自尊感、正確價值和公民意識。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設立專責小組,協助資優學生充份發展潛能,成效顯著,對於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亦照顧有加。
(2)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採用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評估方式多樣化,除測考,亦包括專題研習、論文寫作及實驗設計等。學年初將評核計劃連同各科功課及溫習計劃派予學生,協助學生為學習作妥善準備。
(1) 家校合作 :
重視與家長溝通,使學生於成長和學習方面獲得更佳照顧。家長對本校的評價非常正面,家校合作關係良好。
(2) 校風 :
校風純樸,秉承校訓「修己善群」的精神,建立同學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良好品格,並以貢獻社群體現更高層次的道德情操。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需要。2. 培養學生的勇氣、動機、技能和習慣以使之能健康而獨立地學習與成長。3. 裝備教師能有效地進行教育與領導以回應現今變化急促的世界。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59%教師擁有碩士或以上學位,96%已接受師訓。獲師資培訓專家長期擔任專業發展顧問,經常組織教師參加本港及海外之教育研討會及學術會議。
課外活動/聯課活動 :
課外活動是正規課程的延續,內容豐富,形式多元化,包括學生會、領袖生組織、社組織、制服團隊、校隊、樂團、校園電視台、學術、興趣與服務小組,以及全校參與的領袖訓練,讓不同才能的同學盡展所長。 另大量資助同學參加校外及海外活動,提供獎學金及資助,獎勵及支援同學參加國際青年會議、短期課程、考察參觀、海外生活體驗等。
其 他 :
1. 建立濃厚學術氣氛,幫助學生取得驕人成績。學生於2016年文憑試中表現令人滿意,88.5%學生符合入讀副學位課程的一般資格。取得第四級或以上的百分比平均為32.4%,平均每名學生有 1.9 科獲 4 級或以上成績。成績最佳的學生取得3科5**級、1科5*級、1科5級及2科4級的成績。2. 2013年度於數學及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三位老師獲頒本年度之行政獎官卓越教學獎;本校學生參與由教育局、香港青年協會及香港科學館合辦之香港學生科學比賽,奪高級組研究項目季軍;更於由羅氏集團及香港科技大學合辦之羅氏少年科學家大獎中打入十強。 「港澳盃HKMO Open暨亞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香港賽區)」中多位同學獲金獎、銀獎及銅獎。於保良局香港數理教育學會舉辦的香港青少年數學精英選拔賽,本校參賽學生亦奪得得二等獎。學生在體育範疇上亦有傑出表現,曾代表香港到海外比賽,包括代表香港到伊朗參加亞洲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全港跳繩精英賽中本校學生奪得個人及團體多個獎項,並入選香港代表到新加坡,參加亞洲跳繩錦標賽。除此以外,本校在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上不遺餘力。持續多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全國工作委員會頒發「可持續發展教育示範學校」榮譽。連續三屆於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可持續發展學校獎勵計劃」獲得金獎,因而再獲最高榮譽的「最傑出表現獎」。3. 本校與社會各界已建立廣泛而緊密的網絡,使學生的學習機會超越地域樊籬。除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提供強大人脈網絡外,另包括:本校為國際環境守護者香港分會之創會成員,每年撥款資助學生參加國際青年會議,足跡踏遍瑞典、意大利、肯雅、美國、波蘭、杜拜等十多個國家;獲教育局推薦成為香港旭日扶輪社夥伴,由社會各界精英擔任本校高中學生的成長導師;獲香港北區獅子會支持,為學生安排各類事業教育活動,如事業講座、餐桌禮儀講座、面試工作坊等,讓學生為未來事業拓展作充足準備。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輕鐵:705、706、751、751P;九巴:E34、264M、265B、269B、269C、276A;城巴:967、969。
備註 :
於數學、綜合科學、地理、綜合人文、通識及歷史與文化等學科推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學術英語水平,並提供豐富的多元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