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架構簡明高效,發展需要適時修訂,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各界專才和持分者代表。行政架構分為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學生表現四大範疇。各範疇設若干委員會,按章制訂政策。本校以民主開放態度聆聽各持分者的聲音。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法團校董會於2006年成立,由商界、教育界、警界、社工界、會計界、專業人士、教師、家長及舊生代表組成。家長校董由全體家長選出,教師校董由全體教師投票選出。
(4) 環保政策 :
1. 本年獲得環境運動委員會綠色學校金獎,曾15次獲得康文署校園綠化工程大園圃、植樹及保養大獎。校內有園圃、小徑、生態魚池及鞦韆等,全體中一同學參與一人一花活動。2. 成立環境保護教育組,組織環保大使宣揚綠色學校政策;課室設分類回收箱;校園設有機種植園圃;每年舉辦廢物回收、盆栽種植等班際比賽;鼓勵學生使用環保午膳餐具。3. 通識科、綜合科學科有專題教育學生認識全球暖化、減排減廢等議題。4. 現正籌備綠化天台計劃,準備試行有機蔬菜耕種。
(1) 全校語文政策 :
1. 重視兩文三語,初中各級中文課均以普通話教授。多個公開考試科目以英語應考,初中大部份班別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2. 透過科本閱讀計劃、早讀課、閱讀周增加閱讀機會。3. 英文科安排同學應考國際認可的資歷試;初中設普通話課,集中提升同學聽說能力。4. 舉辦英語周、英語日、英語話劇、歷史文化周等語文活動,鼓勵同學參加不同類型的語文比賽,提昇實力;每年組織遊學活動,同學足跡遍及英國、法國、澳洲、馬來西亞、北京、臺灣等地。5. 每年舉辦交流生計劃,安排一位外籍學生在校就讀一年,推動文化交流。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設學習領域統籌,加強學科協作。2. 召開課程會議及教訓輔會議,檢討公開試成績及校內測考成績,利用數據指標調適教學策略。3. 中、英、數、通識四科採用分班分組教學,提升學習成效。4. 各科組推動電子學習。5. 各科採取合作學習,透過異質分組加強同儕協作。6. 初中開始推行通識教育,拓寬視野。7. 各科持續評估安排重視「促進學習的評估」。8. 特設學習支援組,按同學需要開辦課後增潤強化課程。9. 全年舉行兩次觀課評核,提升課堂教學成效。10. 參加各類協作計劃,如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學校體育計劃推廣主任」計劃等等,為同學提供多元化學習體驗。11. 安排同學參加IELTS、劍橋英語考試等國際認可資歷認證以及不同機構舉辦的文憑試模擬試。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設14個選修科,學生按興趣及能力選修2科。尖子生經校方批准可選修3科。2. 課程重點:1. 各科按需要實施小組教學,鼓勵同學在思考、討論、匯報、總結的過程中建構知識。2. 從中一開始為學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檢視學習成果;在高中安排音樂欣賞、電影欣賞及製作、設計與應用科技及家政等其他學習經歷(OLE)課程。3. 各科採持續評估,引入學生自評及同儕互評。課堂採合作學習,按能力分組,提升學習效能。4. 透過獨立專題研究、聯課活動,訓練解難及批判思考能力。5. 成立資優學苑:提供電腦程式編寫、奧數等課程,栽培資優學生。
(4) 生涯規劃 :
中一至中六生均設生涯規劃課程,主題分別是「職業萬花筒」、「大學知多少」、「從夢啟航」、「讀書有法」、「事業探索」、「聯招攻略」。定期邀請本地專上院校、內地及臺灣院校的代表到校介紹升學情況和收生要求。為同學舉辦與工作有關的學習計劃,包括商校合作計劃、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的「暑期事業體驗計劃」等。每年邀請畢業生回校分享升學經驗。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早會、比賽及義工活動,培養品格,責任心及價值觀。推行賞識教育,建立和諧校園氣氛。舉行公益金服飾日、紅十字會捐血日、慈善行、賣旗等活動,讓學生投入義工服務;每月舉行升國旗活動,由老師分享國情。每年舉辦反賭博、反濫藥等活動。2. 從閱讀中學習:每循環周設兩次早讀課。閱讀活動包括好書代言人、讀書會、書展等。3. 專題研習:各級通識科均策劃專題研究IES;各科組推動科本專題研習。4. 運用資訊科技互動學習:推行「社校共享無線網絡先導計劃」,安裝可覆蓋社區的無線網絡,每位中一同學獲配發一部平板電腦。各科均推動電子教學。應用視像會議與海內外友校交流。曾經獲教育局撥款199萬,推行為期三年的電子學習計劃,開發校本電子學習平台,利用iPad輔助教學。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1. 訓輔採全校參與模式,每級定期召開教學、訓輔聯席會議,檢討學生情況,調整教學策略。2. 部份科目用班本教材剪裁課程。核心科目按能力分組上課,提高學習興趣。3. 提倡關愛校園,推動賞識教育,透過金榜題名、關心大使、賞識大使等計劃,營造和諧校園氣氛。4. 成立學習支援組,統籌拔尖保底課程及暑期綜合班,另在長假期和考試前舉辦增潤課程。5. 輔導組分設個人輔導和小組輔導,另外特聘專業輔導員,支援有需要的同學。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1. 設持續評估機制,同學的習作、上課表現、學科活動均列為評估項目。2. 全年兩次考試,兩次統測;配合各科組小測,監察學生學習表現。3. 與家教會合辦暑期綜合班。
(1) 家校合作 :
1. 本校家校合作十分出色,校方重視家長意見,校董會設家長校董,家教會委員及家長校董均由全體家長選出,傳達家長心聲。2. 成立家長資源中心,供家長使用。義工家長數目眾多,經常支持學校活動,例如早上設立回條收集站,協助校政,造福學生。全年籌組多項親子活動、學生舊書買賣、舊樂器買賣服務;又在春節舉行水仙花義賣,款項得益資助同學參加遊學團及增潤課程;每年中秋,家教會向全體師生派發月餅。3. 家長聯誼方面,家教會定期舉行燒烤晚會、中秋聯歡派對、聖誕派對、拉丁舞班及境外家長教育交流等活動,加強家長凝聚力。4. 社區關係方面,經常代表學校接待來訪的教育機構,也接受本地電台訪問。家長李美蓮校董在「2014香港十大傑出家長」選舉中獲選為「十大傑出家長教師會領袖」。
(2) 校風 :
1. 校風純樸,學生知禮守規,尊敬師長,友愛同學; 2. 校內有自修室,學習風氣濃厚;設各類增潤課程,滿足同學需要; 3. 建立健康校園,營造融洽師生關係,建立積極學習氣氛與和諧校園; 4. 提倡學藝雙修,讓同學在學業及各類比賽均有傑出表現; 5. 重視關懷社區,鼓勵義工服務,成立長者學苑,讓同學服務區內長者;6. 成立學生會,由全體同學投票選出,培養公民意識。
(1) 學校發展計劃 :
1.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2. 深化「華湘人」文化,強化學生歸屬感。3. 邁向學習型學校。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1. 每年舉辦三次教師專業發展日,邀請相關範疇的專業人士主持,內容包括照顧學習差異、課程統整、特殊教育需要等等。 2. 與海內外姐妹學校、學術機構合作策劃專業發展活動。拜訪海外及國內學校或教育團體,汲取先進教育經驗。 3. 鼓勵教師擔任公開試閱卷員,掌握公開考試趨勢。 4. 推動同儕觀課、評課文化,每學期舉行教學經驗分享會;曾與課程發展處合辦公開課,運用視像技術進行觀課和評課活動。 5. 多位教師曾獲得教育工作者聯會嘉許為傑出教師。
其 他 :
承接去年佳績,學生在全港多項比賽表現優秀,部分獎項如下:一、文藝類1. 第五屆思辯盃全港校際辯論邀請賽冠軍2. 第44屆國際書信寫作比賽金獎3. 校際「反歧視‧見共融」標語創作比賽冠軍4. 2016年「4‧23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高中優勝獎5. 第二十七屆全港學界律詩創作比賽中學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組冠軍6. 二零一六哈佛圖書獎得獎人7. 2016中文詩創作比賽學生近體詩組冠軍二、興趣類1. 香港交通安全隊獎學金2. 「關愛香港,創建未來」全港學生演講比賽即時演講比賽高中組冠軍3. 聯校辯論賽2016冠軍4. 第五屆全港墨兜環保填色創作比賽冠軍三、學術類1. 29人獲得仁濟學生卓越表現獎(公開考試成績)2. 第十四屆西貢區傑出學生選舉優勝盃(高中組)3. 第十四屆西貢區傑出學生選舉優勝盃(初中組)4. 西貢區優秀青年計劃2015-2016西貢優秀青年獎5. 2016亞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金獎6. 今日公益‧明日領袖2015-2016傑出領導團隊獎四、體育類1. 香港中學生乒乓球超級聯賽HKJL冠軍2. 觀塘區分齡田徑賽2015女子丙組四百米冠軍(破大會紀錄)3. 灣仔區分齡田徑賽2015男子丙組鐵餅冠軍(破大會紀錄)4. 聯校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女子組個人全場冠軍五、音樂類1. 西樂英國皇家音樂學院6-8級組冠軍2. 長笛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考試1-3級組冠軍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將軍澳港鐵站A出口;公共巴士:296M、296A、296C、296D、694、792、796B、796C、796X、797M;小巴:103M、110。
備註 :
本校在高中為學生安排音樂、電影鑒賞及創作、設計與應用科技及家政四項選修課節,作為其他學習經歷(OLE)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