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管理架構 :
實施校本管理,已成立法團校董會,務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更具效率和成效,從而提高教育質素。學校並設有多個委員會及小組,統籌教務、訓導、輔導、庶務、課外活動、宗教事務、生命教育、資訊科技、教師培訓、家長及校友的聯繫等。
(2)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之法團校董會共有12位成員,包括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提名7位校董,並由本校教師、校友、家長各選出1位校董,以及本校校長(當然校董)和1位獨立校董。自2015/16學年起,陳應城教授為本校校監及法團校董會主席。
(3) 環保政策 :
本校推行環保大使計畫,加強學生對環保節能的認識,投入綠色生活。本校已在所有課室及實驗室安裝T5光管,有助減低用電量,建立低碳校園。另本校已安裝太陽能板,讓學生能直接了解再生能源的設施,並參與綠化校園。
(1)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 (詳情請參閱2016/17及2017/18學年的開設科目資料)。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初中部份班別的中、英文科以小組形式上課,以提升學生語文水平。中一至中三則設普通話課程,透過中英文閱讀獎勵計畫、閱讀課、辯論比賽、戲劇比賽、英語音樂劇、普通話說故事比賽等活動,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採用英語為授課語言。教學之目的在於加強學生之學習動機及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其自學精神。課程多元化,以照顧學生的需要及興趣;又推行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讓老師就所施教的課題分享意見及交流經驗。此外,本校聘請資訊科技技術員及教學助理,輔助推廣資訊科技教學及進行各項全方位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能。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共開設11個選修科目,中四學生須從11個選修科目中選擇2或3個科目修讀。2. 課程重點:本校為學生提供廣博而均衡的課程,初中課程與時並進,新高中課程則規劃嚴謹。課程內容結合學習與生活,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如英語戲劇、音樂劇和綜藝匯演,加上各種類型的全方位教學活動,盼能令學生獲益,培養他們在不同學習領域的知識、共通能力和正確的學習態度。
(4) 生涯規劃 :
本校提供不同類型的生涯規劃及升學擇業輔導活動,例如中六導師計劃,協助學生認識自我、規劃人生及作出反思,從而訂立人生目標。其他活動包括個人、小組及大型的升學擇業支援活動,以及協助學生了解其能力及興趣的主題式小組活動及工作坊。此外,本校逐步把生涯規劃教育融入初中及高中的課程內,透過跨學科的合作,讓學生獲得所需的知識、經驗及技能,達致全人發展。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本校把四個關鍵項目整合,透過課堂及課外活動推行,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發展終身學習所必須的知識、獨立學習能力、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以及國民身份的認同。校方透過不同類型的閱讀活動及圖書館的推廣,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及提昇學生的閱讀策略及技巧。此外,本校於初中個人、社會及人文學科推行跨學科專題研習,以資訊科技及電子平台作為工具,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及共通能力,促進學生的互動學習及師生間課堂外的交流。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設立多項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異及進步顯著的學生。校方亦會推薦及資助優異學生參與大學所舉辦的「資優學生計畫」。另就學生的個別差異(如特殊學習需要、情緒及偏差行為等),則採取訓輔合一政策,為有需要的學生訂定切合其情意發展及學習需要的計畫。輔導組又舉辦「朋輩輔導計畫」,藉此幫助低年級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融入校園生活,以協助中一同學適應學習環境,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學業上或情緒上的協助,同時也培養高年級學生的領導才能。學校會安排有關生活技能及領導技巧的課程,讓中四及中五同學能為高中的學習生活作充分的準備。又為中四及中六同學舉辦學習技巧工作坊,讓他們能夠具有信心面對中學文憑試的挑戰。
(2)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本校每學年設兩次考試,中一至中三每學期另設測驗週。為加強對學生的持續評估,各科均會利用平日習作、專題研習、測驗及上課表現等,作為對學生的整體學業評估。
(1) 家校合作 :
本校著重家校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渠道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共同促進學生在學業和身心健康的發展。藉內聯網、學校通訊、家長日及家長教師研討會等方便而多元化的渠道,保持家校密切聯絡,建立良好的伙伴關係,幫助學生成長。家長義工投入各項家教會及本校之活動,如合辦「午間閱讀計畫」 、「敬家長活動」 、「家長也敬師運動」等,以鼓勵學生分享閱讀心得及體驗全方位之學習生活。
(2) 校風 :
本校推行「全人教育」,除注重學業成績外,亦關心學生在成長上的各項需要,著重學生的態度、行為及心智發展。此外,本校亦致力發揮學生之所長,例如:「一人一樂器」計畫、朗誦訓練及戲劇訓練。本校校風純樸,學生能愉快學習。透過德育、公民教育及宗教活動等,培養學生的靈性發展,建立正面、積極價值觀。藉「朋輩輔導計劃」,讓高年級學生關愛低年級學生,互相成長。因應學生的成長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不同類型的學生支援活動,如「領袖訓練營」、「校友學長師友計劃」及「兒童發展基金-賢途有你」,以幫助不同成長階段的學生,克服困難,建立積極的人生目標。除兩位駐校社工外,更有教育心理學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服務。此外,家長教師會及舊生會亦經常給予學生多方面的支援。
(1) 學校發展計劃 :
本學年發展重點: 1. 透過各方的聯繫與支援,以促進學生跨學科之學習; 2. 透過不同持分者籌備五十週年之校慶活動,共建銘賢;3. 強化學校的核心價值,以培養學生正面的學習態度。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教師培訓委員會在教師發展日及全年提供教與學技巧之培訓,及為新入職教師安排友儕同行及入職進修課程,讓老師盡快投入校園生活。本校亦設有老師培訓津貼,鼓勵他們參與進修及訓練課程。
課外活動/聯課活動 :
本校課外活動多元化,設有多個會社及制服團體,如韓社、英語戲劇社、跆拳道班、管弦樂團等,分學術、藝術、服務、體育、康樂及學生會6大類別。定期舉辦生命教育、德育及公民教育、宗教教育、升學及就業等講座和工作坊。學術方面,同學積極參與香港學校朗誦節,屢獲佳績。此外,透過各項全方位學習活動及比賽,各地跨境考察及籌辦年宵攤位,幫助學生發展個人潛能、擴闊視野,讓學生從經驗中學習。
其 他 :
本校校風純樸,學生知禮守規,敦品力學,學術、體藝成就卓越。1. 中四及中五同學榮獲2015-2016深水埗區傑出學生。2. 中六同學於香港理工大學主辦全港中學數理問答比賽(數學及生物)2015-2016獲金獎。3. 中六同學於澳洲國家化學測試2016獲最卓越表現獎。4. 中四同學於香港資優教育學院主辦香港物理奧林匹克2016獲一等獎。5. 中五及中六同學於全港中學生創意社企大賽2015及百仁盃中學社企創業挑戰賽2015榮獲冠軍。6. 中三、中四及中五同學於學思盃中文辯論比賽2015-2016(由辯論協會﹑香港演辯總會主辦)榮獲冠軍。7. 中五同學於饒宗頤文化館歷史文化獎勵計劃︰「那些年…那些事」歷史文化專題報導比賽2015榮獲亞軍。8. 中三、中四及中五同學於教育局主辦香港學校戲劇節2015-2016榮獲英文話劇傑出演員獎及傑出劇本獎。9. 中三、中五及中六同學於學界越野賽2015-2016榮獲女子甲組冠軍。10. 中一及中二同學於香港學界體育聯會校際排球比賽2015-2016九龍第二組榮獲男子丙組季軍及男子總亞軍。11. 本校中一同學於香港校際音樂節初級組鋼琴獨奏2015-2016獲冠軍。12. 本校學生積極參與香港學校朗誦節,粵語、普通話及英語朗誦均獲佳績。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1. 巴士:2C、2D、6D、104、702; 2. 港鐵:石硤尾站A出口; 3. 專線小巴。
備註 :
為配合課程改革,拓展學生之學習空間和加強資源運用,本校已參加「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畫」,於2011/12學年開始開辦四班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