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校關注事項 :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全人發展。
(2)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屬下中學,奉行區會教育理念,著重「全人教育」,肯定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生命的造就及人格的建立。本校管理及組織完善,在法團校董會和校監的指導下,校長和副校長推行校本管理,轄下各行政和科目委員會分工明確,緊密聯繫。
(3)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本校於1/9/2011成立法團校董會,使學校管理更臻完善。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獨立校董和校長。
(4) 環保政策 :
鼓勵學生節約能源、愛護大自然和實踐綠色生活。本校推行無冷氣日、單面紙循環再用、廢紙回收、自備水樽,留校午膳採用可循環餐盒。各科組經常舉辦環保活動和野外考察,提高同學的環保意識。
(1) 全校語文政策 :
重視兩文三語,英文科分組授課,致力提升同學的語文能力:中英文科全面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各科組同事設計校本課程,裝備同學,培育廿一世紀能力;引進校外資源,於中二級增設英語戲劇課,為同學開拓學習新模式,增強同學對語文科的興趣。初中各級均設普通話課,數學和科學科以英語授課。部份班別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宗教教育科外,主要以英語授課。期望循序漸進銜接高中課程,為初中及高中學生未來以英語學習作好準備。
(2)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學校十分重視學術表現,課程多元化:以「全人教育」為宗旨,培育同學多方面才能,包括重視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及解難的能力,訓練其批判意識;建立學生的自學精神,達致終身學習。又積極回應課程改革,著意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安排各級學生出外參觀考察,擴闊視野;並於初中全面推行專題研習,培養學習能力,成效美滿。本校深信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甚關注及積極推動課外閱讀,圖書館及各科全力配合。全校有「早讀計劃」,由老師帶領早讀,而初中更推行必讀書計劃,以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及興趣;中英文科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及網上閱讀計劃,推動閱讀風氣;圖書館定期頒發獎項嘉許積極參與閱讀及表現出色的同學,又推出書展及進行好書推介。近年,學校亦大力推動電子學習,中一、中二均已推行自攜裝置(BYOD),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促進同學的課餘學習。
(3)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高中開設10科及數學延伸單元供學生選修。2. 課程重點:因應學生能力調適課程,於課堂內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於課後和週末舉行拔尖補底班,提升學習果效。
(4) 生涯規劃 :
本校十分重視學生的生涯規劃,致力協助學生認識自我、規劃前途。本校會根據各級不同的需要推行生涯規劃教育,結合大型活動、講座與班本工作坊及跨科組於常規課程加入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性向和專長,培養積極進取的價值觀及升學態度。本校亦會為學生提供本地及非本地的升學就業輔導和資訊,加強學生對職業專才教育的認識,安排學生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及進行個別升學輔導,協助學生訂立明確目標,為升學及就業作好準備。
(5) 關鍵項目的發展 :
學校重視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1. 除早讀課節外,於初中推行必讀書計劃,建立閱讀習慣,鼓勵學生跨課程閱讀;2. 初中設有生活與社會科,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專題研習能力;3. 老師使用資訊科技作為教學工具,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能力進行自主學習;4. 舉行各樣活動,提升學生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意識,讓學生拓濶視野,認識祖國,關心社會和世界。初中生社科亦加入基本法課程,加強學生對基本法的了解。本校透過廣泛閱讀計劃、專題研習、參觀活動、聯課活動、社區服務、聯校活動、境外學習活動等,全方位發展學生潛能。
(1)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本校設有「學生發展組」,匯聚各方資源,致力培訓領袖,關注學生成長。透過全校大型活動、週會、早會、班本活動及初中的通識教育課推行價值教育,使學生在知、情、意三方面能均衡發展。
(2)「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統籌主任、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輔導副主任、教務副主任、支援老師及教學助理。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包括個別輔導、小組訓練、家課調適及測考調適等。
(3)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4)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除定期測考外,本校亦採取持續性學業評估政策,著重同學平日課堂參與及表現的評核。英文科按能力分組上課,推行小班教學。學校設有課後延伸課程,進行拔尖補底。
(1) 家校合作 :
本校於九四年成立家長教師會,旨在加強學校與家長的合作。家長教師會定期舉行研討會及家長班,彼此交流親子心得,零一年度起更設立家長資源中心,凝聚家長力量,攜手共伴孩子成長。校外評核報告指出:「學校與家長關係良好,彼此合作緊密。家長對學校的表現感到滿意,尤其讚賞學校的關愛文化。學校每年均舉辦懇親會及家長日,透過教師和家長的直接交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本學年增加電話聯絡及面見家長的次數,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家長教師會成立多年,一直支持學校,每年均提供資源協助學校發展。家長委員十分熱心,積極投入會務工作,定期於家長教師會資源中心當值,提供機會讓家長互相交流,扮演著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橋樑角色。」
(2) 校風 :
強調紀律,重視輔導:重視學生品格的建立,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校風純樸。校內訓育工作以愛心為本,獎懲並用。設立「改過向善」計劃,給予學生機會自我完善,學習自愛自律。此外,學校亦重視培訓領袖人才,定期舉辦領袖訓練活動。
(1) 學校發展計劃 :
本學年以「慎思明辨 互愛共融」為學年主題,鼓勵學生積極求進,強調主動學習,明辨是非,培養學生追求知識及真理的熱誠;透過多元化活動,讓其展現才華,學習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關愛社群,自勵互勉,一生不斷成長。
(2) 教師發展及培訓 :
教師進取,積極進修:重視教師發展及培訓,每年定期舉行教師培訓活動。教師熱衷進修,致力發展電子教學及自主學習策略,洞悉教育改革形勢。校內鼓勵自評意識,並推動觀課交流,提升教師專業。
全方位學習活動 :
分為宗教、學術、服務、興趣、體藝五大類,共31項課外活動。另定時舉辦特別活動:陸運會、輔導週、褔音週、生活藝術週和英文週、遊學團、領袖訓練營、班際比賽、社際比賽、旅行、基朗長跑、跳繩同樂日和參加聯校活動及比賽等。本校於中四級推行「一人一義工」計劃。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68M、76K、276、276P、68X、268B、268C、269C;輕鐵;港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