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香港出現「月偏食」天文現象,天文台與太空館、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香港聖公會太陽館‧度假營及保良局顏寶鈴書院作聯合網上直播。學校在科研發展早已享負盛名,除了設置價值過百萬的天文儀器作宇宙探索,也成立了多個科研團隊,在各項科研比賽中屢獲殊榮。在充足資源下,學校更是全港首間中學開設中藥研究中心,可見學校在科探領域具有豐富經驗。...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STEM教育要取得成效,群策群力總比單打獨鬥來得更有效果。循道中學的黃珮儀校長深明此理,在推動STEM教育時,積極與各科老師商討,集思廣益,並以跨學科小組形式讓學生學習,發揮創意潛能之餘,同時學會合作精神。...
1959年創校的玫瑰崗中學,培育了多位專業名人及演藝紅星,例如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花旗銀行主席梁伯韜、歌星陳慧琳、舞台劇演員林奕華及梁祖堯等,學校多年來人才輩出,與其傳統著重英文及藝術培養有密切關係。本學年,學校將兩大強項與STEM教育融合,期望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位於東涌的靈糧堂怡文中學,與毗鄰的靈糧堂秀德小學為一條龍學校,兩所學校的教學理念與位置一樣相近,都認同STEM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做起,兩校老師於是組成跨校合作小組,互相交流教學心得及分享資源,從小學起幫助學生開啟創新科技大門。...
位於馬鞍山恆安邨的青年會書院,STEM教育發展相當成熟,學生在校外及國際性比賽中屢獲殊榮,成績出眾。上學年,學校承辦創意思維世界賽香港區賽,並授予世界賽參賽資格, 是創意STEM 教育獲國際認同的一個成功例子。本學年,學校將再次主辦這項盛事,繼續為推動創新科技教育而努力。...
正當STEM教育大行其道之時,焦點往往只集中於STEM的項目內容及資源問題,其實負責推動及實踐STEM教育的老師,在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位於深水埗區的惠僑英文中學,其教學團隊貫徹STEM教育的精神,透過跨學科合作,甚至派老師到海外「學法」,加上邀請牛津大學教授當STEM學術顧問,善用人才資源,成功地推行STEM教育。...
創校超過70年的元朗公立中學,是新界區歷史最悠久之官立中學,學校在傳承傳統教育理念之餘,亦十分重視創新、奮進,為配合教育局大力推動STEM教育,學校也即將成立STEM教育中心,致力培養學生創科精神,為社會培訓科研人才。...
STEM教育在學界遍地開花,學校都希望將之普及化,讓每個學生也有機會接觸科研領域,從而培養興趣、發掘潛能。將軍澳香島中學將STEM教育與電子教學結合,讓師生感受科技協助學習的好處,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STEM教育不是人做我做,跟風趕潮流,而需要配合學校的教育理念,經過心思熟慮構思課程與活動,才會達到理想效果。保良局馬錦明中學將STEM教學緊扣學校的全人成長藍圖,提倡情境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樂善堂余近卿中學有多年魚菜共生系統運作的經驗,近年已經發展至珊瑚培育及馬蹄蟹養殖,不但將STEM教育與海洋研習完美結合,同時也帶出環保訊息,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奧妙。學校目前正積極開發智能家居產品,讓學生利用科技知識及技能改善生活。...